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友口碑(共14574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9-09

tzs(男)

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湖水悠悠,银杏成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同时,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着力培养世界信息产业和工程界优秀人才,以及卓越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61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国内外深造比例在50%左右,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了“普惠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生活跃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比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专辩论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国内、国际各类竞赛的赛场上,争金夺银,成绩斐然。

  学校已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教材,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家级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20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示范中心,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具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金融、翻译、新闻与传播、药学、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工程硕士(含13个工程领域)等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5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前10,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并列第2。

  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7项、部省级奖励239项,发表论文(专著)36000余篇(部),申请专利6400余项。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43个,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无锡研究院、成都研究院,致力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余人,教授470余人。拥有一支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7位国家“******”入选者(含“青年******”44位),1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4位长江学者,7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8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杰出人才总量达到151人(不重复统计)。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成为姊妹学校。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留学生。学校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INTEL、MICROSOFT、TI和IBM等跨国公司在我校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与法国蒙彼利埃二大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孔子学院;与美国和葡萄牙名校开展IMBA和DBA合作办学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建成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专业评价:
成电的计算机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只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学校收分也不是特别高,并不如三大院(通信,电工,微固),然而据我所知就业前景很不错,就业率很高。而且有周涛教授领衔的大数据研究中心,在大数据方面的研究也是全国领先的。现在互联网+,学校也在大力发展软件之类的。总之,学院有很多教授大牛,学生里面也有很多大神。看自己的兴趣,毕竟慢慢你会发现CS和EE学的真是完全不一样。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用户9613963(女)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虽然是个二本,但是在特殊教育方面还是很出名,但也就特教康复这些好点了。食堂的话,我比较喜欢的是特色,三食堂的话就是干锅麻辣烫这些,二食堂是小碗菜,但是食堂窗口也经常换。学费不便宜也不算太贵,主要还是看专业。
专业评价:
调剂的计算机专业,基本是全校靠后了。学校出名的还是特教,建议最好还是转专业。但是计算机的就业前景也不错,建议实习期一定要找专业相关的工作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开发测试这些薪资都很不错的,做得好的话月薪基本都能上万。但是没有工作经验的话,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握毕业前实习期这段时间。师范学校男女比例基本都是女多男少。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网友(女)

金陵科技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
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98.2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4.69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4.69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8.08亿元。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设有16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专任教师900余人。
专业评价:
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口碑详情: 展开

九顾(男)

东莞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粤台学院的,学习风气很差,师资力量严重不够,毕业论文甚至出现商科老师指导工科题目,老师技术问题完全不懂的情况。负责人的老师不多,大部分都是来赚钱混日子的,学院风气很差,院长教务处主任等都把自己女婿儿子拉来学院里当老师,快变成家天下了,在当今的大学里真的难以想象。
专业评价:
师资力量很差,计算机基本靠自学,好在计算机好在风口上,风口上猪都能起飞。毕业后就算计算机一窍不通,靠学校的就业班或者靠学历和专业去外面找工作也还能找到份薪资过的去的工作(6k+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用户9611050(男)

上海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1. 学校人文关怀比较强,文体活动也很丰富。老师人很nice,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2. 学校对学生就业问题十分关注,每年会开展各种招聘会,就业数据也很好看。
3. 食堂yyds,希望有机会大家都可以发现食堂名字中的菜单。
专业评价:
1. 就业方向前些年以互联网大厂为主,也有不少同学去了电信,铁路局等央企国企。
2. 毕业起薪大致8000到10000吧,偶有大佬可以到30000.
3. 课程比较老套,需要学生自学,才可以更好的面对就业市场。
4. 没想到作为一个理工科专业,男女比例1:1几乎,但,你知道的,没什么用。
口碑详情: 展开

吃饭Bot(男)

南昌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一般般吧,有1,2个老师的水平挺高的,其他很多都是划水,搞科研的.
学校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图书馆常年满人.
学校食堂都还可以,消费评价13块左右,最好吃的是一食堂.
学费一年6000,还算便宜了吧.....
专业评价:
专业就业方向是主要是程序员,测试,开发,小部分运营,但很多人都会选择考公?毕业后主要从事程序员....
毕业生起薪大概在15w左右,程序员这个行业太看个人能力,方差比较大
口碑详情: 展开

yanbei(男)

上海建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很烂,大一大二还有早晚自习,地处偏僻的浦东滴水湖,临港那边,交通很不方便,周围玩的东西没有。过去上大学感觉就是坐牢一样。学校管理的看似比较严,但过课程什么的还是比较方便的。也有一部分人努力学习考研,去211的都有。
专业评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根本不需要听学校里的任何课程,想从事IT方向的,一定要自己去学习,网上B站慕课上课很多,从头开始学,学校的课程没有一门是与时代接轨的,或者说绝大多数大学都这样!
口碑详情: 展开

姜浩然(男)

信阳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信阳学院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每年考研考公的人摩肩擦踵,络绎不绝,本校的考研率也是在河南省的二本院校里面算是比较突出的。信阳学院各类专业的授课老师水平也非常好,有良好的软饮教学资源,同时环境也非常优美,住宿条件也很好
专业评价:
我就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我们学校的硬件基础非常不错,可以支持大大小小的比赛训练以及培养,师资力量也非常好,有很多从双一流高校聘回来的教授分配到各个专业,总体来说我认为我的专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用户9603566(男)

宁波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老师认真负责。学习氛围浓郁。二食堂的小炒不错,就是有点小贵。学校的奶茶店非常多,总有一款适合你。作为浙江唯二双一流高校,各项配套设施都很新,不会有很烂的地方。
专业评价:
在选择专业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选择。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要注重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时得心应手。在对大学选择专业时要认真考虑,可以多做一些调查,了解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发展前景等。
口碑详情: 展开

飞天街(男)

河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怎么说呢 应该还可以吧 当然我指得是在河南省内 无论在师资力量 教育水平 学习氛围等等看 都还可以 可以去学校网站上看看 不过我想 如果你想考更好的学校 那就上更好的吧 毕竟是一所2类大学
专业评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研究与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单片机应用的能力,从事教育与应用研究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口碑详情: 展开
54 55 56 57 58 59 60
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