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重点实验室

一、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15个)

1、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5、河南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6、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

7、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

8、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区域模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9、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宋史研究所)

10、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1、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2、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3、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4、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5、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二、校级重点研究机构(51个)

(一)、社会科学类:

1、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2、经济研究所

3、音乐学研究所

4、翻译理论研究所

5、现代法制研究所

6、外国文学研究所

7、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8、工商管理研究所

9、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

10、国际问题研究所

1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所

12、世界历史研究所

13、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所

14、传媒研究所

15、金融证券研究所

16、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

17、近代中国研究所

18、河南地方戏研究所

19、国际经济研究所

20、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21、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2、武术文化研究所

23、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

24、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25、法文化研究所

26、会计研究所

27、教育科学研究所

(二)、自然科学类

1、分子与晶体工程研究所

2、造纸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

3、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4、天然产物及药物化学研究所

5、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6、天然药物研究所

7、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8、应用数学研究所

9、数学研究所

10、先进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

11、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

12、中药研究所

13、生物工程研究所

14、中澳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研究所

15、消化病研究所

16、公共卫生研究所

17、微系统物理研究所

18、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19、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0、免疫学研究所

21、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22、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

23、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24、药物研究所

 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河南大学现拥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和教育学等11大学科门类,下设34个学院(部),办有79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一级学科,17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专业硕士点,1个博士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建校之初,学校便开始广揽名师,广纳贤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历史学家范文澜、考古学家董作宾、经济学家罗章龙、社会活动家潘梓年等都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学校把“人才兴校”作为基本发展战略,通过培养、引进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了以院士、省特聘教授、黄河学者、校特聘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立体人才工程。目前,在2400多名专任教师中,有双聘院士11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3人,教育部本科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省级优秀专家34人,各级特聘教授62人。
 学生人数

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留学生6000余人。


最后更新日期: 2017-05-19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 大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