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学校强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37万元。学校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馆藏印刷版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2158GB,拥有一个电子文献资源信息中心,是“书生”、“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全文期刊”的网络检索一级站。校内建有法学教学实训中心、计算机教学实训中心、外语教学实训中心、经济管理教学实训中心、新闻传播教学实训中心等5个实训中心,其中法学教学实训中心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有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所、经济法研究所、地方立法研究所、证据技术实验室等20多个研究所(中心)。在全省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刑事执行机关等系统和企业建有1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重点学科
学校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坚持长远规划、主辅结合的原则,遵循“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法学学科;重点扶持,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的思路,系统构建特色学科体系。重点发展刑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理论法学等传统法学优势学科,积极拓展监狱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英语、日语、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其它学科。目前,学校学科建设已基本涵盖法学各二级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对法学学科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基本形成了以法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可授予的学位
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学士、工学学士。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37人,其中专任教师497人。专任教
师中副
教授以上教师208人,40
余名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94人。拥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100余名兼任律师的“双师型”教师,多位教师在省仲裁委员会、省立法咨询委员会担任委员。学校还聘任10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担
任兼职
教授、客座教授。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弘扬“博学笃行、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学校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健全的人格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卓越的综合素质。
学生人数
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15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7600余人。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回应社会需求,明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兼顾学科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才培养思路,利用学校搭建的课程平台,完善知识结构,使其在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及国家司法资格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中都有较高的参考率和通过率,保证了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形势。2008年至今,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实现三个跨越,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08年通过率为39%,2009年通过率为51.36%,2010年通过率为54%。学校近几年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