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学校以“大实践”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就业创业能力为中心,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综合创新、共享开放”原则,组建了8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融基础素质实践、专题社会实践、专业系统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于一体,“实训—实践—实战”多层递进式驱动的综合性实践育人体系。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级创新创业培训基地,120多个规模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我校的学科建设在学校的整体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为学校主体学科群的未来发展搭建了实用平台,已进入了一个向着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历史阶段。
学校提出了“打造品牌专业,雕琢精品课程,锤炼精品教材”的教学建设思路,开展了“百门精品课程、百部精品教材”的教学建设工作。“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我校38个本科专业共同形成了以经济、管理为主,文法理工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安全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个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学校拥有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财务会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会计学、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组织行为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统计学、商务谈判、企业战略管理、社会保障学、资产评估学等19门北京市精品课程。有36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我校目前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授予权。我校的二级学科劳动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经济法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院系 |
2014 级 专 业 |
备注 |
授予学位 |
|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大类招生 |
管理学学士 |
公共事业管理 |
|
管理学学士 |
||
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
城市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
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
工商 管理 学院 |
工商管理▲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点 |
大类招生 |
管理学学士 |
市场营销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管理学学士 |
||
旅游管理 |
|
管理学学士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学士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
经济 学院 |
经济学★ |
|
经济学学士 |
|
经济学(实验班)★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点 |
经济学学士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经济学学士 |
||
贸易经济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经济学学士 |
||
会计 学院 |
会计学▲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入学后学院内 选拨会计学 (国际会计)班 |
管理学学士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管理学学士 |
||
财务管理 |
|
管理学学士 |
||
劳动 经济 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点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管理学学士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管理学学士 |
||
劳动关系 |
|
管理学学士 |
||
社会工作 |
|
法学学士 |
||
文化 与传播 学院 |
广告学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文学学士 |
|
传播学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文学学士 |
||
汉语国际教育 |
|
文学学士 |
||
信息 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大类招生 |
管理学学士 |
工程管理 |
|
管理学学士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理学学士 |
||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
工学学士 |
|
安全工程(注册安全工程师)▲ |
|
工学学士 |
||
工业工程 |
|
工学学士 |
||
财政 税务 学院 |
财政学▲ |
|
经济学学士 |
|
税收学(注册税务师)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经济学学士 |
||
资产评估(注册资产评估师)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管理学学士 |
||
法学院 |
法学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法学学士 |
|
金融 学院 |
金融学▲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点 |
经济学学士 |
|
金融学(国际金融)▲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经济学学士 |
||
保险学(保险精算) |
|
经济学学士 |
||
金融工程 |
|
经济学学士 |
||
投资学 |
|
经济学学士 |
||
统计 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点 |
理学学士 |
|
统计学★ |
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理学学士 |
||
经济统计学 |
|
经济学学士 |
||
外语系 |
英语(经贸翻译) |
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试验点 |
文学学士 |
|
商务英语 |
|
文学学士 |
||
华侨 学院 |
工商管理(国际会计) |
全英文授课 |
管理学学士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管理) |
管理学学士 |
|||
国际经管学院 |
金融学(金融经济) |
英文授课 |
经济学学士 |
|
备注:加★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加▲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学校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人事工作的核心,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加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实力,教师总量逐步增长、结构比例逐年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近年来,学校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实力,通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强教”工程、驼峰计划、校外名师讲学计划、教师教学促进等工作,已形成了一支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
目前学校在岗专任教师720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29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57.9%;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334人;教师学缘构成中79.3%来自外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中组部中国“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3人,4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3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短期项目获得者3人,北京市长城学者5人,青年拔尖人才25人,北京市教学团队4个、创新团队25个。每年选派资助近100名左右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和培训,全方位打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学校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1553人,其中本科生9741人,高职生360人,硕士研究生2422人,博士研究生239人,留学生398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371人。近五年来,本科招生录取分数始终在市属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比例不断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和丰富大学生发展辅导体系,涌现出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系列优秀学生代表和学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