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 985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1

力学0801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

080102

固体力学

3

080103

流体力学

4

080104

工程力学

5

机械工程0802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7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8

080204

车辆工程

9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10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12

080502

材料学

1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4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5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6

081103

系统工程

17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8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20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1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2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

082501

飞行器设计

23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4

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25

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

26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27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8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注:北航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七。

 

 可授予的学位

现有2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5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有58个本科专业,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控制、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三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师资力量

20位两院院士

高镇同  李未    刘大响   李椿萱   钟群鹏   陈懋章  

王浚    冯培德  姚骏恩   李伯虎   杜善义   张彦仲  

戚发轫  江雷    怀进鹏   李天     徐惠彬   赵沁平

张广军  张军

46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

蔡开元

傅惠民

徐惠彬

张广军

孙晓峰

孙茂

王田苗

孟杰

任章

杨嘉陵

高以天

张涛

武哲

王东明

贾英民

王华明

张军

陶智

焦宗夏

苗俊刚

房建成

黄海军

蔡国飙

曹晋滨

江雷

王晋军

向锦武

郭雷

蒋成保

李波

郭林

樊瑜波

康  锐

孙志梅

王少萍

王云鹏

杨威迦

汤涛

周敏

杨世和

葛树志

秦洪

靳伟

张铁龙

杨海

陈文华




3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徐惠彬

徐力平

贾英民

孙茂

蔡开元

黄海军

孙晓峰

张广军

王惠文

张涛

邱志平

王晋军

王田苗

怀进鹏

苗俊刚

张军

王华明

郭林

焦宗夏

房建成

蒋成保

樊瑜波

郭雷

郑志勇

曹晋滨

孟杰

江雷

于荣海

李波

丁希仑

徐立军

陈小武

吕广宏

王青云

孙志梅


 学生人数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621人,其中本科生14428人,硕士研究生8599人,博士研究生3904人,外国留学生1061人(留学研究生344人)


最后更新日期: 2017-06-06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