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工程中心2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全国俄语中心1个,这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在中国所设3个俄语中心之一。还有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等科研机构。

 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和17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一级学科和112个二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8个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79个本科专业中,国家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1个。

 可授予的学位

黑龙江大学学科与专业设置一览表

院(部)名称

专业(本科)

学科、专业(硕士)

学科、专业(博士)

哲学与公共

管理学院

哲学

社会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

文化哲学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国际政治

社会学

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

文化哲学

管理哲学

经济与工商

管理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统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

 

法学院

法学

治安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民商法学

教育科学

研究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硕士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对外汉语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编导

(含节目主持人)

传播学

新闻学

传播学

 

西语学院

英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法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欧洲语言文学

 

俄语学院

俄语

翻译

俄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东语学院

日语

朝鲜语

阿拉伯语

日语语言文学

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

印度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艺术设计

绘画

 

 

历史文化

旅游学院

历史学

旅游管理

考古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专门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旅游管理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精算方向)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物理科学与

技术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光学

核技术及应用

 

化学化工与

材料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化学制药)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环境科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无机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态学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物理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1)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2)控制工程领域

(3)集成电路领域

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

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软件工程领域)

 

信息科学与

技术学院

网络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学

 

 

水利电力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作物研究院

 

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资源与

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与环境

(种子科学与工程)

水土保持与荒漠

化防治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信息管理学院

编辑出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图书馆学

电子商务

档案学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应用外语学院

商务英语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翻译硕士

 

俄语语言文学

研究中心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俄语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党史

国际关系

外交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马克思主义

满族语言文化

研究中心

历史学

(满文与历史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满语)

汉语言文字学

(满语方向)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另:学校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79

120

17

 师资力量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3100名,其中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近2000名,研究生导师75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84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6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1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4人。

 学生人数

    学校开设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共7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名。


最后更新日期: 2017-06-29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大学 大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