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简介

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设有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三个专业。该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设施齐全,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达到91%。常年有日本专家3人、韩国专家3人和阿拉伯国家专家3人担任本科教学工作。日语专业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的学科。成立于1964年,是黑龙江省内建立的第一个日语专业,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日语专业之一。目前是省内日语学科中的领跑者。1982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保持至今;1983年成为省内第一、全国前四的日语专业硕士学位点;1991-1995年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校;1999年成为省人事厅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2006年《基础日语》获得省级精品课;2009年成立“黑龙江省日本语学会”,为会长单位;2010年荣获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专业为黑龙江省内高校中首家开办的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强大。所有的教师均有海外学习经历,大部分教师都是在韩国攻读的硕博士学位,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韩国学研究动态,并与韩国学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韩国语教学和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对韩国语语言学、韩国文学、韩国文化、韩国语教育、韩国政治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在韩国语口译和笔译方面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满足学生对这些领域的学习和深造的要求。

阿拉伯语专业为东北三省高校中首家开办的专业。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等重点大学。该院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朝鲜语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0人。其中日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是省级重点学科。

该院与日本、韩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几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赴日本、韩国友好学校学习,逐步实现“3+1”的国际化联合办学方式。

该院拥有独立的图书资料室,现有中、日、韩、阿文图书3万余册和较多的电子图书,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保证。

在近半个世纪教学科研工作中,我院培养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已故刘耀武教授曾任第三届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一生出版著作26部,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75篇,在中国日语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田忠魁教授曾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副组长,参加主编《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2版)》等近10部大学日语教材和参考书、主审了共计10册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我国外事、外贸、旅游等部门的高级官员中活跃着我院毕业生的身影。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居于90%以上,较高的就业率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使我院的日语、韩语、阿语专业成为众多考生报考追逐的目标。

该院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朝鲜语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0人。其中日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是省级重点学科。

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扎实、综合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广的高素质日语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初级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综合日语、日语泛读、实用日语会话、初级日语视听说、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商务日语、日本概况等。

该专业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朝鲜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具有宽广知识面的高素质朝鲜语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主要课程:初级韩语,中级韩语、高级韩语、综合韩语、基础韩语会话、实用韩语会话、韩语视听说、韩语泛读、翻译理论与技巧、韩国文学作品选、韩国、朝鲜概况、韩国语概论、韩国社会文化、韩语写作、商务韩语、报刊选读等。

该专业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阿拉伯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阿拉伯语语言基本理论与知识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阿拉伯语专门人才,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初级阿拉伯语、中级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视听说、实用阿拉伯语会话、阿拉伯语翻译理论与技巧、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近现代文学选读、经贸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概况等。

该专业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大学 院系设置 > 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