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大学 |
该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由1958年建立的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和1985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经过50余年发展,形成了学科门类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良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校本科生30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是学校最大的理工科学院。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物联网工程(无线技术方向)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物理电子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有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3个工程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7人,正教授28人、副教授3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0人,其中博士后5人。学院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硕士生导师1人、校级名师3人。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级教学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学院注重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学院拥有省科技厅物联网感知层及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光纤传感技术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高校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美新半导体传感无线应用联合实验室、黑龙江省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创新示范基地和电子创新实验室。学院有敏感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和光纤技术研究所。学院现有实验科研教学用房1.4万平方米,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科研教学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多人获得“美新杯”国际赛区三等奖、国家赛区特等奖,在数学建模大赛、“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等全省、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校篮球赛冠军、校足球赛冠军、校排球赛亚军、校运动会团体亚军、“朝阳杯”辩论赛冠军、武术比赛冠军、越野赛冠军等优异成绩。在迎新晚会、健美操、大合唱、欢送毕业生等各类文艺活动中尽显风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与实际技术,了解信号与信息处理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教学、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电子测量、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等。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具备系统、扎实的通信网理论和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开发、设计、制造、调测、运维、推广和工程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工程技术型人才,可以就业于电信运营、制造商、研究机构和工程调测等部门。主要课程: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天线、光纤通信、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单片机原理、数据通信网络、无线通信课程设计、数据通信网络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在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和光电子系统领域;能从事电子材料、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光通信、制造与加工、传感与检测、发光与显示、微电子技术等行业。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学物理方法、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激光器件与技术、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半导体集成电路、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接口电路、MEMS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微电子工艺实验、专业实验等专业课程、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受过工程专门训练的信息处理高级技术人才。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在电力系统或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学校、军事部门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和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主要课程:数据结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EDA技术、DSP原理、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数字水印技术、信息加密算法、现代密码学、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工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控原理、计算机控制、电机拖动、调速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原理与汇编、检测与变换、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仿真、建模与估计、机电一体化、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生产认识实习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集成电路理论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良好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较强竞争和创新能力,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集成电路工具的研发、电路系统开发等工作。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应为:半导体物理、模拟电路、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版图设计、VLSI集成电路设计方法、ASIC设计综合和时序分析、VLSI测试技术、FPGA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与分析、SOPC设计技术、MEMS与微系统、集成电路CAD设计、微电子封装技术、通讯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讯原理、电磁场与天线、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电子实习、毕业实习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可以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调测,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电磁场与波、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软件编程、无线传感网络、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与总线技术、RFID技术、M2M技术、中间件技术、天线设计、测试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