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口碑(共55位校友分享)
王伟(男)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 金融学 - 2018级
- 学校印象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95人,其中教授701人,副教授778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9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9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专业评价财政金融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领域的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中既有黄达、陈共、王传纶、周升业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泰斗,又有陈雨露、吴晓求、郭庆旺、赵锡军、张杰、任淮秀、汪昌云、朱青、岳树民、岳希明、张顺明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海外学成归来的学者,还有以张成思、郑志刚、吕冰洋、魏丽、贾俊雪、汤珂、何青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已经形成一支老中青均衡组合、具有强大发展后劲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学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其中有14位教师毕业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海外名校;有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随着年轻一代具有国际学术素养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成长,学科建设已经步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财政金融学院教师长期以来秉持从教报国、治学资政的理念,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其研究成果一直引领和代表着我国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方向与水平,这支学术队伍实际上已经成为引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发展方向的国家级团队。
- 口碑详情 展开
曾佳静(女) 本科
中国人民大学 - 金融学 - 2016级
- 学校印象学校挺好的,老师们都挺大牛,理论知识认真学是可以构建比较好的体系的。学校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同学都是学霸,又会玩又会学还长得好看,技能值点满,优秀极了。学校有五个食堂,都还蛮不错,感觉东区和西区比较好吃,东区的香蕉芒果牛奶很好吃,鸡排也很好吃,啵啵鱼很好吃。北区食堂的面很好吃,炖汤也不错。中区隔壁那个饭厅烤鸭比全聚德都好吃(虽然随便一个都比全聚德好hhhh)。旁边那个面包店的包和糕点也很好吃,中秋节月饼也很不错。学校生活方便,拿快递点外卖都很简单,配套也很满意。
- 专业评价我读的金融,是学校王牌之一了,但其实学校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中还是不太够用。如果做研究,像宏观这些,感觉还是要往上读,读到博士最好了哈哈哈哈哈,但如果研究生成绩不错学得不错也够用。其他研究工作其实理论知识也是不够的,但这就很难在学校学了,还是要自己在工作里积累学习。金融行业感觉内卷很严重,很多其他专业的跳去做金融反而更有优势,纯做金融反而不是特别好。做金融要么学历极好,要么自己有足够的资源。金融毕业生其实起薪不高,反正没有互联网好哈哈哈哈哈。
- 口碑详情 展开
Jory(女) 本科
中国人民大学 - 金融学 - 2014级
- 学校印象尽管她有着各种各样可以被批判,值得被黑的点,但是在我心里她还是最好的人民满意,世界一流高校啊。
即使抛开我的母校滤镜,人大依然是一所充满人情味的学校。
记得教授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记住:人大既欢迎大多数没成功的同学,也欢迎极少数成功的同学,常回家看看。”
在充满焦虑,鼓吹成功,肤浅营销的时代里,能够包容所有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不成功与平庸,就是人大最感动我的地方。 - 专业评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bai专业是中du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拥有zhi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dao者,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已开办的“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和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经济金融硕士,实施核心课程的中英双语教学,不仅实现了人才教育的国际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该专业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能力、娴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 口碑详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