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口碑(共15位校友分享)
职朋9786642(男) 本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金融学 - 2021级
- 学校印象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实力强劲、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在多个方面展现出突出的优势,以下是对它的一些评价:
- **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学科实力突出**:学校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多个学科位居国内前列,一级学科博士点排名全部进入全国前30%。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世界前1‰。
-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8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442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6人(含双聘),“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各类国家级人才200余人次,“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38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10个。
-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的新时代“工学”人才。学生在各类国际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就业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近16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众多将军、部长、院士以及企业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
- **科研实力强劲**: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以国内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包括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着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 **校园文化和环境良好**:学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2020年,入选全国文明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哈军工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获批“全国舰船科普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 专业评价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资金流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学科,横跨经济、数学、法律、心理学等多领域,与社会发展、商业实践和个人生活紧密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
### **一、学科特点:交叉性与实践性并存**
1. **高度交叉融合**
- 核心理论依托经济学(如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但需结合数学(统计、计量模型)、会计学(财务分析)、法学(金融监管)甚至心理学(行为金融)等知识。
- 例如,金融工程需通过数学建模设计金融衍生品,行为金融学则研究投资者非理性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2. **强实践性与时效性**
- 理论需紧密贴合市场动态,如货币政策调整、金融科技革新(区块链、AI在金融中的应用)、全球地缘政治对汇率和资产价格的影响等。
- 案例教学(如金融危机分析、企业并购案例)是重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 **二、专业价值:驱动经济与个人财富的核心引擎**
1. **对社会经济的支柱作用**
- **资源配置**:通过资本市场(股票、债券等)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领域,推动企业扩张和产业升级(如科技企业通过IPO融资加速创新)。
- **风险管理**: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帮助企业和个人对冲风险(如农产品期货帮助农户锁定价格波动风险)。
- **宏观调控**:央行通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金融手段调节经济周期(如降息刺激消费和投资)。
2. **对个人与家庭的影响**
- 理财规划:涉及股票、基金、房产等资产配置,实现财富增值(如长期定投指数基金的复利效应)。
- 职业选择:从基础的银行理财顾问到高端的私募基金经理,金融行业为个人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 **三、优势与吸引力:高回报与挑战性并存**
1. **职业前景与薪资水平**
- 就业领域广泛: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私募、金融科技公司等,头部机构(如投资银行、顶级私募)薪资待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 全球化机会:国际投行、跨国资产管理公司等提供海外工作或业务拓展机会,适合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2. **智力与能力的双重锻炼**
- 需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如运用Python进行量化分析)、逻辑思维(如估值建模)、沟通谈判技巧(如投行并购交易)和抗压能力(如应对市场波动)。
- 行业竞争激烈,推动从业者持续学习(如考取CFA、FRM等证书,跟踪金融科技趋势)。
### **四、争议与挑战:光鲜背后的现实考量**
1. **行业波动性与压力**
- 金融市场受经济周期、政策变动影响大,部分岗位(如投资银行分析师、交易员)工作强度极高,加班文化普遍。
- 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引发的市场暴跌等事件,凸显行业风险的不可预测性。
2. **伦理与公平争议**
- 金融衍生品过度创新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如次贷危机),部分从业者过度追求利润导致道德风险(如内幕交易、误导性销售)。
- 财富分配不均问题:金融行业高薪集中在少数精英群体,且资本收益往往高于劳动收益,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3. **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
-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智能投顾替代部分理财顾问岗位,数字货币可能改变传统货币体系,金融从业者需适应技术转型(如学习编程、数据分析工具)。
### **五、适合人群:多元化但需明确特质**
- **适合对象**:
- 对数字敏感、擅长逻辑分析,同时具备较强沟通能力(如金融销售、投行承揽)或技术背景(如金融科技、量化研究)的人。
- 能承受高压、适应变化,对资本市场有浓厚兴趣(如热衷研究财报、跟踪市场动态)的人。
- **需谨慎选择者**:
- 排斥高风险、偏好稳定工作节奏者(更适合考公、事业单位等岗位)。
- 对数学、经济理论缺乏兴趣,难以适应高强度学习和竞争者。
### **六、未来趋势:技术驱动与可持续转型**
1. **金融科技(FinTech)崛起**
- 区块链技术推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创新;AI用于风控建模、智能客服;大数据征信改变传统信贷模式。
2. **绿色金融与ESG投资**
- 全球聚焦碳中和,绿色债券、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成为主流,金融行业需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监管加强与合规要求**
- 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如中国“一行两会”体系、欧盟MiFID II),合规岗、风险管理岗需求上升。
### **总结:理性看待,匹配自身定位**
金融学是一把“双刃剑”:
- **优势**:提供高成长空间、财富积累机会和全球化视野,适合追求挑战、善于整合多学科知识的人。
- **挑战**:需直面行业波动、伦理争议和技术变革,并非“躺赢”的捷径。
若选择投身金融领域,建议提前明确方向(如学术研究、行业分析、金融科技等),夯实专业基础(数学、编程、财务分析),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风险意识,在“理性逐利”与“社会责任”间寻找平衡。 -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9421482(男) 本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金融学 - 2018级
- 学校印象学校师资雄厚,学习氛围浓厚,食堂也不错,大美小美很实惠,天美干净卫生。我最喜欢的是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并且有很多上自习的人。学校最好就业的专业是468系,其他专业也不错。哈尔滨是个很美的城市。
- 专业评价专业不错的,金融学老师都很负责,就业形势很内卷,未来的话最好还是读个研究生会好一点。主要就业方向是银行保险证券等等,大部分人都会去银行应该。BUT如果读金融的话还是去综合类大学或者文科院校吧,哈工程金融的认可度不高。
-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9421482(男) 本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金融学 - 2014级
- 学校印象学校环境非常好,比较适合科研学习,由于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原因找实习不是很方便,但是可以利用寒假暑假实习。老师的教学能力非常强,教学认真,并且非常nice。不过学校的社团活动较少,大家还是偏好学习和科研。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很丰富。
- 专业评价师资力量雄厚,最近学校通过人才引进招聘了许多年轻有活力的老师。
就业的话,金融学本科生的就业一般,大部分同学选择读研,研究生就业去中型券商和银行的比较多。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因为本科学的知识非常扎实,学校就业口碑非常好。 - 口碑详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