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

211 一流学科

首页 成员 话题 口碑
立即获取

北京科技大学求学调查报告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报考必读

北京科技大学校友口碑(共15位校友分享)  

向建光(男) 本科

北京科技大学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2016级

学校印象211学校,学术氛围比较浓厚,老师和学校相对负责,但学校对口行业是钢铁行业就业环境偏弱,学校地处学院路,交通便利,和周围院校接触较多,利于成长学习。
专业评价学校重点学科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就业情况本科就业偏难,研究生需要专业知识强,博士生就业容易,工资待遇较高,能源永远是未来发展的主题,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5982771(男) 本科

北京科技大学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2017届

学校印象学校有教职工总数336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46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744人,其中专任教师1780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含“青年******”)入选者1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6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7人。求实”,意为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客观冷静的研究探求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代表了学校恪守学术规律、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取向;“鼎新”,语出《周易·杂卦》“鼎,取新也”,意为树立新的标准、风气等,体现了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特征。“求实鼎新”合并使用,既是对学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光荣传统的传承,也是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不断铸就新辉煌的有力宣言,更是对全体北科大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勇担历史重任的激励和号召。
专业评价“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用户(男) 硕士

北京科技大学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2017届

学校印象学校师资力量在非985的211院校里属顶级,但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各专业的专长都在冶金领域,近年来学校逐渐退步。生活学习环境顶级,配套设施超好。学费就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5000,硕士生8000.
专业评价本人就读专业师资力量一般,就业率很高,但找工作普遍较难。专业在全国高校排名10-15。男女比例3:1.
口碑详情 展开
此口碑数据来自求学调查报告,查看更多15个回复请前往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