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校友口碑(共10728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6-09

qiqikiki(女)

暨南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侨校,较自由,很多港澳台或是外国留学生。课外活动非常多,但是学术氛围不是很浓,环境还不错
专业评价:
专业老师都很厉害,但是本科生教育不够重视,所以上课的老师较水,金融学比较知名,在广东尤其是银行什么的工作比较好找,女生人很多。
口碑详情: 展开

vikram(男)

西南财经大学 - 金融学 (硕士)

学校印象: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西南财大,位于国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成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大学之一,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西南财经大学以金融学科为优势,在金融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光华大学,1985年正式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主管。截至2015年4月,学校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开办33个本科专业,下设27个学院(中心、部);拥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在学校办学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
基本信息
中文名:西南财经大学
英文名: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简称:西财/西南财大/(SWUFE)
创办时间:1925年6月3日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财经类
属性:211工程(1997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年)、全国重点大学、2011计划(2012年)
所属地区:成都市
现任校长:张宗益
知名校友:刘家义、尚福林、蒋超良、马蔚华等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硕士点:11(一级学科) 个
博士点:5(一级学科) 个
博士后流动站:4
校训:严谨、勤俭、求实、开拓
校歌:《西南财经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金融学院、经济学院、保险学院、会计学院等27个教学单位
国家重点学科:4(二级) 个
学校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学校代码:10651
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
大学精神: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
历史沿革
正在加载西南财经大学
上海光华大学
(1925—1946)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
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爱国师生从圣约翰大学脱离,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
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四川成都办学,后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
成华大学
(1946—1952)
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
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
四川财经学院、成都大学
(1952—1985)
1952至1953年并入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更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
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央行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
(1985—至今)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
1998年,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0年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被评为首批重点学科。
2006年12月,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成立,正式拉开了西南财经大学大规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序幕。
2010年10月,进入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行列。
2011年6月,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研究生部升格为研究生院。
2012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三所院校联合组建国内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8月,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至2015年,学校共计有27个二级学院(中心、部),其中包括了33个本科专业。主要院系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出国留学预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系专业
学院 专业 专业方向
金融学院 金融学
金融工程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光华创新人才“金融与理财”实验班
保险学院 保险学 含风险管理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 含企业年金方向
保险学双语实验班 保险财务与会计方向
保险精算方向
证券与期货学院 金融学 证券与期货方向
经济学院 经济学 基地班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国际企业管理方向
光华创新人才“金融服务与管理”实验班
会计学院 会计学
会计学 注册会计师方向
审计学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国际化方向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国际化方向
会计学(国防生)
财务管理(国防生)
财政税务学院 财政学
投资学
税收学
统计学院 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
管理科学
光华创新人才“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实验班
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商务智能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金融信息化方向
电子商务 支付结算方向
光华创新人才“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
法学院 法学
法学-会计双学位班
光华创新人才“法学-金融”实验班
经贸外语学院 英语 翻译方向
商务英语
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公共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经济数学学院 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班
“金融数学”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
人文学院 新闻学 经济新闻方向
汉语言文学 财经文秘方向
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班  
学科建设
正在加载西南财经大学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5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共涵盖31个二级学科)以及人口学、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社会保障4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设有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财务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保险学、统计学等6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特色专业1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并建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在2012年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选中。该校共有11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审核并立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75项,创业训练项目30项,创业实践项目9项。
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评定时间 级别
财务管理 赵德武 2004年 国家级
货币金融学 殷孟波 2005年 国家级
计量经济学 黎 实 2005年 国家级
人力资源管理学 边慧敏 2006年 国家级
政治经济学 刘 灿 2007年 国家级
统计学 向蓉美 2007年 国家级
寿险精算 卓志 2009年 国家级
会计学 毛洪涛 2009年 国家级
税收筹划 刘蓉 2010年 国家级
财政学 王国清 2003年 省级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辜堪生 2004年 省级
保险学原理 孙 蓉 2004年 省级
刑法 冯亚东 2004年 省级
经济法 高晋康 2004年 省级
民法 姜玉梅 2004年 省级
管理学 罗 珉 2004年 省级
市场营销学 于建原 2004年 省级
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 朱文莉 2005年 省级
西方经济学 易敏利 2005年 省级
国际金融 邹宏元 2005年 省级
投资学 陈永生 2005年 省级
大学英语 邓海 2005年 省级
电子商务 张宽海 2005年 省级
计算机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 匡 松 2006年 省级
数据结构 周启海 2006年 省级
国家税收 朱明熙 2006年 省级
数理统计学 周惠彬 2006年 省级
成本会计 张力上 2006年 省级
审计学 蔡春 2006年 省级
中级财务会计 余海宗 2007年 省级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3 陈苑红 2007年 省级
资产评估 潘学模 2007年 省级
经济类数学分析 向开理 2007年 省级
国际经济法 王远均 2007年 省级
战略管理 黄旭 2007年 省级
社会保险 林义 2007年 省级
逻辑学导论 曾荻 2008年 省级
国际商务(双语) 曹德骏 2008年 省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邓天雄 2008年 省级
国家预算 张明 2008年 省级
行政管理学 幸强国 2009年 省级
组织行为学 王幼军 2009年 省级
商法 刘文 2009年 省级
现代物流学 李胜 2009年 省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唐晓勇 2009年 省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俞国斌 2009年 省级
金融企业会计 吕先锫 2010年 省级
人寿与健康保险 陈滔 2010年 省级
运作管理 陈滨桐 2010年 省级
公共经济学 申晓梅 2010年 省级
社会学通论 刘芳 2010年 省级
中国经济史 刘方健 2010年 省级
经济管理类代数 刘丽 2010年 省级
对外交流
截至2015年4月,学校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知名大学、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与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合作的“金融服务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AVIVA)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日本冈三证券(Okasan Securities)共建“金融实验室”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并与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澳新银行(ANZ Bank)、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三井住友海上保险(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住友商事(Sumitomo)等进行合作。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莱因哈德施尔顿(Reinhatd Selten),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先后到访该校,与师生展开高层次、前沿性对话与研讨。
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教授250余人、副教授490余人,博士生导师260余人,国家“******”入选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四川省“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有1人获“全国百名杰出留学回国人员”奖励,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12人,1人获“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31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有5人入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4人当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获德国“洪堡基金”项目资助;有10位教师担任四川省第五届科技顾问团顾问等。
另外,学校还引进全职海归博士210余名,特聘海外院长9名,特聘讲座教授和课程教授200余名,形成了海外人才的“群聚效应”。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锡良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甘犁、刘俊、陈滨桐、Philip H. Dybvig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诗白、曾康霖、吴忠观、赵国良、袁文平、王永锡、雷起荃 、王德中、甘本佑、郭元晞、何泽荣、林义、庞皓、刘邦驰、郭复初、蒋明新、郑景骥、林万祥、赵东亚、刘锡良、李永禄、丁任重、张宗益、王裕国 、张合金、卓志 、赵德武、赵曦、王国清、艾孙麟、周殿昆、侯德芳、刘灿、冯亚东、马骁、高晋康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刘锡良、张宗益、赵德武、杨 丹、史代敏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刘锡良、林 义、鲁 篱、陈 滔、史代敏、冯用富、杨 丹、张桥云、高晋康、蔡 春、毛洪涛、林华珍、马永强、王 擎、段 江、李 庆、吴元元、杨石磊、赵静梅、马敬堂、李永强、谭洪涛、李 涵、陈建东、毛中根、龚 强
海外博士
姓名 毕业学校 研究方向
刘 强 美国康奈尔大学 金融工程
刘 忠 英国剑桥大学 通信政策和通信企业战略
郑 路 美国斯坦福大学 组织理论与管理
冯 泓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
任 品 美国西北大学 数量化金融交易
Maxwell PAK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博弈论、数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理论
蒲 明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金融数学、保险精算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概率论随机过程
陈建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居民收入分配
周晓蓉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 房地产投资、行为学
高 琪 德州农工大学 环境和自然资源、计量经济
苏明萃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公共经济学
黄 健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应用经济计量
李 楠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社会选择与福利经济学
张萌旭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计量经济学、税收经济学
李 毅 日本(国立)金泽大学 竞争法的比较研究
吴 越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商法、经济法、比较法
江 波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学 国际商法、航空法
殷 盛 德国莱比锡大学 民商经济法
何 霞 日本九州大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王卓宇 英国伯明翰大学 司法制度与诉讼法
朱 南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企业战略与决策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管理科学
杨石磊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优化理论
李少睿 日本东京海洋大学 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陈志杰 英国卡迪夫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陈晓刚 美国德州大学 在线社区中的知识合作
金家飞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中外企业并购与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冲突和中国女性事业发展
唐明凤 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 创新管理
肖慧琳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国际商务、战略管理
马 静 美国斯帝文斯理工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科技对团队协作的影响
毛 文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消费者行为研究
廖 毅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 工商管理、营运管理
丁玉莲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 消费需求
陈 扬 香港浸会大学 信息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臧文斌 美国肯塔基大学 产业组织学,健康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财政经济学
徐 程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 卫生经济
邓燕华 香港中文大学 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姜 博 美国肯塔基大学 城市经济
黄 硕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 发展经济学
王 珏 英国伦敦大学 跨国公司技术流动、跨国公司子公司自主权与技术外溢
刘 畅 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学 金融学
袁义勇 美国密苏里大学 商品期货
陶其智 英国爱丁堡大学 公司金融
黄 伟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金融计量
张晓玫 日本一桥大学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陈屹立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环境工程
方红艳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资产定价、公司金融
白 罡 美国塔普尔大学 公司金融
刘宗鑫 美国俄勒冈大学 金融
Gerasimos Lianos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 金融
邱志坚 美国弗吉利亚理工州立大学 复分析、泛函分析、调和分析和函数空间上算子理论
赖绍永 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 资产定价理论、经济模型识别、金融计量
马敬堂 纽芬兰纪念大学 计算数学
郭训香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 泛函分析
段 江 英国诺丁汉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计算机视觉,色彩科学
李 庆 韩国情报信息大学 信息检索、网络智能、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
叶淋宁 德州理工大学 图像处理
罗旭斌 美国莱特州立大学 网络资源化、算法设计、运筹学、信息安全
徐 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信息系统
王 颖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
陈 凌 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大学 电子商务、多媒体信号处理
伍 晶 新加坡国立大学 经济信息系统
刘 凌 英国杜伦大学 信誉系统
刘 璐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 环境和资源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
凌 晨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微观经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
山立威 美国俄勒冈大学林古斯特商学院 实证公司金融(公司治理,董事会结构,公司改组与兼并,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和实证会计
李 涵 美国休斯顿大学 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数量市场营销
张大永 英国伯明翰大学 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学
张 进 德州理工大学 应用经济学、应用公司金融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商业破产预测和信用评分
郭建南 英国华威大学 发展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
吴 昱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市场微观结构、货币金融学、微观金融学
荣 昭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应用微观经济学、实证金融学、产业组织学
刘世勇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管理系统工程
董 艳 英国爱塞克斯大学 银行风险管理, 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处理, 金融衍生工具
楚天舒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宏观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黄 霖 英国爱塞克斯大学 金融学, 实证金融分析, 资产定价
张 彤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经济学
舒 艳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彭 涛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宏观经济学
胡 蓉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农业经济
袁 燕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微观经济学
胡又欣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产业组织、计量经济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
张 林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
杜在超 印第安那大学 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时间序列
David Broadstock 萨里大学 交通及能源经济学
梁平汉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微观经济学经济、产业经济
张 岚 印第安纳大学 产业组织
许 冰 美国美国乔治亚大学 产业组织、政策分析
欧阳溥蔓 美国雪城大学 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
陈明花 美国德雷克塞大学 产业组织、应用微观经济学
孟 昕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 产业组织、应用微观经济学
龚 强 美国西北大学 管理经济与战略
余建宇 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 产业组织、农业经济
李 莹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劳动经济学
高 竞 美国马里兰大学 市场营销
尚 华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金融计量
郭洋生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现代英美语言文学
李英春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文化
邵璐 香港浸会大学 文学翻译
邓一恒 美国亚里桑那大学 跨文化交流
杨 霜 日本东京大学
李保坤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数据挖掘、随机集合、最优算法
李 伊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 统计诊断、模型比较、非线性统计方法
谭 滨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 金融计量
汪 勇 美国天普大学 金融学
王 荻 英国伯明翰大学 实验金融
胡颖毅 法国塞吉蓬图瓦兹大学 风险管理
颜文业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农业金融
周 葵 日本德岛大学 l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环境影响评估
曹 昱 日本福冈大学 合并会计
杜野 美国密歇根大学 金融工程、计算经济学
黄策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方向经济
周静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公司金融
秦振江 奥胡斯大学 资产定价
贺泽凯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区域经济
贺方毅 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大学 金融时间系统
张园园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金融学
史京晔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经济学
曾尹嬿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经济学
郭萌萌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经济学
杨维 英国肯特大学 保险精算
徐亮 香港理工大学 物流管理
胡康 香港城市大学 社会资本
陈隆近 肯培基大学 公共经济学
马光宇 美国南伊利诺利大学 金融经济学
徐静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经济学
朱兢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运营管理
张小波 美国乔治亚大学 国际关系
黄千祐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经济学
朱毅 香港中文大学 社会心理
王琪 美国杜兰大学 偏微分方程
王涛 韩国忠南国立大学 电子商务
秦立崴 巴黎第二大学 私法
肖潇 美国布朗大学 金融工程
田野 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 优化
童清霞 哈佛大学 组织行为
周凡吟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金融统计
吴季 德雷克赛大学 经济学
谭继军 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 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李筠 美国雪城大学 劳动经济学
Ahn-YoungBin 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 宏观经济
寇纲 University of Nebraska 商务智能与信息系统
高非易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人力资源
颜吟芳 美国雪城大学 应用计量
张健 美国天普大学 财务管理
张翔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金融学
张华丞 亚利桑那大学 金融学
都科 悉尼科技大学 金融学
王琪 美国杜兰大学 偏微分方程
陈培敏 美国密苏里大学 风险分析
王涛 韩国忠南国立大学 电子商务
叶菁菁 南卫理工会大学 计量学
金小天 香港大学 英国文学
朱毅 香港中文大学 社会心理
管弦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社会工作
司亚卿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统计学
江俊佑 淡江大学 统计学
肖潇 美国布朗大学 金融工程
陈东辉 塔夫茨大学 金融工程与自动交易
刘腾东 美国德里克塞大学 金融市场
方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劳动经济学
肖辉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金融学
张琳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金融学
李卫锋 新南威尔士大学 经济学
赵国昌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经济学
肖辉 新加坡国立大学 工业与系统工程管理
谭慧敏 卡耐基梅隆大学 市场营销
范丹 日本筑波大学 农村经济
傅十和 美国波士顿学院 城市经济学
高锐 加拿大女皇大学 金融计量
张蕾 英国约克大学 养老
邱奕宾 台湾中正大学 经济学
兰荣杰 美国天普大学 司法制度与诉讼
敖宇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跨文化交流、培训
廖林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会计
张若瑾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经济学
陈磊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财务会计
李志勇 英国爱丁堡大学 信用风险
付一书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银行
李晨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跨文化管理
余津嫺 德州农工大学 气候变化
陈坤 香港中文大学 时间序列
雷涌 香港科技大学 运营管理
张昱城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张熠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劳动经济学
牛耕 荷兰蒂尔堡大学 计量经济学
肖承睿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公共经济学
李云荣 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 公共经济学
肖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 城市与劳动经济学
吴亚萍 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 公共经济学
施思 香港浸会大学 旅游管理
白璇 香港城市大学 战略营销
张吉鹏 美国匹兹堡大学 公共经济学
倪剑 香港大学 金融工程
黄礼登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刑法
硬件设施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货币证券博物馆。学校构建了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库和集成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体育设施完备,建有2座体育馆,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57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正在加载光华铁树
研究中心: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翻译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中法创新研究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统计研究中心,现代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所:人口研究所,财政经济研究所,金融数学研究所,经济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市场营销研究所,数学建模研究所,税收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纽约城市大学会计与管理合作研究所,应用统计研究所,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所。
其他:四川省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金融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
研究成果
截止至2014年,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9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 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项目数量位居全国财经院校前茅。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
学术交流
学校是西部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和承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比如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中德货币政策研讨会”、“香港经济学年会”、“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中国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有馆舍50,000余平方米,图书380万册,期刊160万册,数据库70个,二级子数据库116个,多媒体资源10万件,并拥有16个特色资源库,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学校图书馆已实现全面的网络化管理,开通了流通、采访、编目、典藏、参考咨询、期刊、阅览、行政管理、公共查询等系统,拥有服务器20台,磁盘阵列容量达33TB,工作用计算机57台,读者查询用计算机10台,电子阅览室拥有450台计算机,另有为读者提供音像视听文献阅览和欣赏的多媒体阅览室和音乐欣赏厅。
资源建设方面,学校图书馆购置了重要电子资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和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Business Source Premier),中国经济信息网(专网),PQDD博硕士论文库,LexisNexis,人大复印报刊全文数据,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全文数据,中国资讯行,中国价格信息网,经济要情资讯网,中国股票市场研究──市场交易及财务数据库,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中国政策法律顾问系统,参考消息40年全文数据,经济日报20年全文数据,四库全书全文光盘,人民日报50年全文光盘,北大方正APABI电子图书,书生之家图书全文数据,超星电子图书,中国法律法规大典,及其它光盘数据。
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中心编辑出版有:《金融文献译丛》(月刊);《经济学文献译丛》(月刊);《管理学译丛》(月刊);《财经法学译丛》(月刊);经济学科、财税学科、金融保险学科、工商管理学科、经济信息工程、电子商务、法学与人口学科、思想政治、MPA等学科和课程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月刊)及《读者报》(月刊);与相关单位合作编辑有《金融文化报》和《四川钱币报》;承担有中国经济发展史、经济思想史、名著导读、外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术欣赏、西方美术史、装饰画、影响人类发展的百部图书及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2年5月成立了翻译中心,为与海外的交流提供服务,并承担学校《经济学家》英文版的编辑出版工作。
学术期刊
《经济学家》期刊
《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学术质量排名全国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期刊第二。
《财经科学》期刊
《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12年转摘数名列全国经济类院校学报之首。
专业评价:
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网友(女)

宁波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学习氛围融洽,但是图书馆不是很大,现在正在建一个大型图书馆
食堂一般 个人不是很喜欢 菜色太单一
学费中等
环境还好
专业评价:
专业人才多 未来发展多是考研或出国
女生相对更多 主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等
这个专业招的学生一般分数比较高的
口碑详情: 展开

然然小宝贝(女)

哈理工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地理位置挺好的,周围都是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还有一些学院,离服装城也比较近,挺方便的。
专业评价:
人比较少,老师也都挺尽心的,就业率还不错,学习氛围也还好,总之我挺喜欢的,欢迎大家来我们学校就读我们专业
口碑详情: 展开

黄皇葟鍠君(女)

江西财经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优点是师资力量强大,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也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学校的活动也很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也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有机会交更好的朋友
专业评价:
专业的话,属于经济类,所以都是和钱打交道,有证券,有期货等等,也有国际类的,比较难,比较多,但是学了也挺有用的,就比如炒股,能够我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口碑详情: 展开

有梦想的小男孩(男)

福建江夏学院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我们学校是一所省办直属高校,10年由几个学校合并的,优势学科是财经类专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学术氛围活跃,学习环境很好。
专业评价:
金融学是我们国家经济的命脉,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弱。包含了货币金融学,银行货币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学等几个大内容。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网友(女)

石河子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现,课程的设置不仅限于本专业,也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学校的各类活动举办频繁,类型跨度很大,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专业评价:
专业课老师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视,从理论课的学习再到实践课的实习都严格要求,让我们能对自己专业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其次,还能学习到专业以外的扩展知识,培养了我们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口碑详情: 展开

陈先生八八(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广外金融不错,就业方向也比较广,如果在学习期间多学习好英语,考多雅思托福,在以后找工作帮助很大,也很受欢迎。
专业评价:
师资还行,主要自己要认真学,就业可以,但往金融行业发展的话,大部分人去是银行工作
口碑详情: 展开

carina5566(女)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校风很好,学校环境好,位置好,学校面积不大正合适,寝室环境优越,食堂菜色完美。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平日学习气氛不厚重,毕竟不是一本的学校。
专业评价:
金融学中新合作专业,对接新西兰怀卡托大学,主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全英文教学,小班授课。
口碑详情: 展开

940611yy(女)

西财行知学院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质量好,,师资力量也好。。。。
专业评价:
我所就读的专业是金融学专业,,,该专业目前来说比较热门,,,,,,就业前景也较好,,,,,,,,
口碑详情: 展开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