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校友口碑(共10728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6-09

稚铃樱(女)

暨南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自由,华侨学校,港澳台生较多,免军训,交换项目多,经济类专业出类拔萃,有独特的教育培养体系,学有所获,喜欢这所学校!
专业评价:
日常股票基金债券期权期货金融模型,很有实质性帮助,学习范围比较广泛,注重全面培养,师资雄厚
口碑详情: 展开

northzhou(女)

湖南商学院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同时包含经、管、文、法、理、工、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专业评价: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证券、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网友(女)

天津商业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优点经管类专业优势明显
缺点理工科不是很擅长,学校各项后勤服务优质,宿舍管理也不错,老师很nice
专业评价:
招聘老师基本南开大学以上博士,就业前景不错。在天津地区还可以,未来发展很好,金融学前景不错!
口碑详情: 展开

我心飞扬7946(女)

天津商业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优点经管类专业优势明显
缺点理工科不是很擅长,学校各项后勤服务优质,宿舍管理也不错,老师很nice
专业评价:
招聘老师基本南开大学以上博士,就业前景不错。在天津地区还可以,未来发展很好,金融学前景不错!
口碑详情: 展开

易晓庆2012(女)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其实挺好的,宿舍条件很好,美女很多,只是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三本学校,学费很高。同学的家庭条件大都很好。
专业评价:
会计系比较好,其次是金融系,金融系是第一大系,会计系会学得比较专业,金融系大多专业都是浅学,涉及知识面广,学得不深。如果可以,还是选会计财务管理类比较好。
口碑详情: 展开

asdfghjkl2017(男)

北京大学 - 金融学 (硕士)

学校印象: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专业评价: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人才。
口碑详情: 展开

未夜青岚(男)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小,偏僻,位置在双阳区奢岭街到,后面就是玉米地,周围基本没有商圈,去趟市里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唯一的好处就是清净,空气还不错,前几年附近建楼比较吵,现在应该完工了!
专业评价:
专业比较杂,不实用,毕业后并不好就业,如果来本校还是选择旅游管理或者跟旅游相关专业比较好,就业有优势!
口碑详情: 展开

chenkai0304(男)

江南大学 - 金融学 (本科)

学校印象:

1、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还行?
2、学校的学习氛围一般
3、学校食堂普通?最好吃的是红烧肉
4、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良好,配套设施较完备
5、学校生物工程最好,专业车辆工程最好就业
6、学校学费还好
专业评价:
就业方向是金融,毕业后主要从事银行
2、专业就业前景一般,毕业生起薪大概3000
3、专业主修金融,高等数学最难学
4、专业课老师授课水平好
5、专业在全国各高校中排名中等
6、专业女生多,男女比例大概4:6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网友(女)

中国海洋大学 - 金融学 (硕士)

学校印象: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内地排名第33位[1-4]  。
学校的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原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3月,在山东大学部分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5]  )[6]  ,设有17个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9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有在册各类学生457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本科生154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400余人、继续教育生15000余人。[7] 
专业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内地排名第33位[1-4]  。
学校的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原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3月,在山东大学部分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5]  )[6]  ,设有17个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9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有在册各类学生457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本科生154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400余人、继续教育生15000余人。[7] 
口碑详情: 展开

fangzhi19930407(女)

中国海洋大学 - 金融学 (硕士)

学校印象: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内地排名第33位[1-4]  。
学校的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原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3月,在山东大学部分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5]  )[6]  ,设有17个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9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有在册各类学生457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本科生154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400余人、继续教育生15000余人。[7] 
专业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内地排名第33位[1-4]  。
学校的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原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3月,在山东大学部分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5]  )[6]  ,设有17个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9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有在册各类学生457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本科生154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400余人、继续教育生15000余人。[7] 
口碑详情: 展开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