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校友口碑(共2994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4-11-11

ydd960128(女)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 商务英语 (大专)

学校印象:
学校还算可以,学习氛围也不错,学校会重视学生的发展,能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教师上课也比较幽默,能让学生更快融入到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算专业。
专业评价: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广泛,应届毕业生主要从事外贸方面的行业,即通过公司提供的一些渠道(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拜访客户,海关数据等渠道)来让客户下单,然后维护好老客户,开发新客户。
口碑详情: 展开

zjs1007(女)

湖南科技大学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目前学校还没有食堂,但是预计近年会安装,学校环境优美,机会不是很多,学费不贵,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考研率比较高,当地人比较热情,可能地理位置不是很发达。
专业评价:
师资力量很强大,老师都很负责和很有学问,就业的情况有很多公司选择,但是公司的待遇相差很大,主要也是看个人能力。未来的发展有教师,销售等选择。
口碑详情: 展开

婧婧jj(女)

南通大学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专业设立多,学校环境好,比较有发展前途,现在是二本院校,将来可能升为一本,医学院是最有名的学院,是由三大学院组建而成
专业评价:
商务英语在之前是外贸英语,是基于英语语言基础之上,增设商务知识,而构成的商务英语专业,因此属于外国语学院的专业,目前全国商务英语专业还比较少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用户1737909(女)

西南科技大学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首先,学校领土宽阔,环境很美。 其次,专业学院细分,选择面广。 另外,学习除了需要能力,更重要的是心态,选择什么样的大学或专业并不是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去选择才能真正决定自己的人生。
专业评价:
就业前景高,用英语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公关等课程。不仅能适应全球化商业发展对语言的需要,还能以更开阔的视野学习经济管理。
口碑详情: 展开

jxz静(女)

广东培正学院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我的学校是以英语学习为主,学校聘用了许多外教,对于我们学习英语也有很大的帮助。学校也举行了许多活动,对于我们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也有很大的帮助。
专业评价:
我的专业是偏向商务为主,英语基础知识也不断在学习。学校的老师也十分敬业,专业,对于我们的专业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校也设置了许多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课程,对我们以后参加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口碑详情: 展开

elsaxu1993(女)

绍兴文理学院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新校区 也就是南山校区 环境比老校区好  就是这边的话没有图书馆的 老校区才有 但是想自习呢 阶梯教室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主要还是看自己咯
专业评价:
主要还是看自学的 英语专业这东西 还是多考几个证 大多数老师都挺有耐心蛮好的 也很尽责任 就是班主任吧 确实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 哈哈哈 
口碑详情: 展开

为什么咋(女)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 商务英语 (大专)

学校印象:
学校位置太偏远,而且太小了,十几分钟就能逛完吧,学校住宿条件太差,食堂饭菜太贵,阿姨打菜太抠,饭菜还不干净,这里有些老师对学生不太好。
专业评价:
学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毕业之后的竞争力肯定很高,就业肯定也不好就业,学的内容也和高中的差不多,就爱高中的高级一点点吧,感觉没什么用。
口碑详情: 展开

小青菜yummy(女)

常州工学院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商务英语专业除了学到英语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学到经融,商业,市场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是涉及面太广,好多都是蜻蜓点水。有些专业没有开设的必要性。在就业方面,就业上的专业性比较广,可选择性特别多,但并不意味着工作好找,还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专业评价:
商务英语专业除了学到英语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学到经融,商业,市场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是涉及面太广,好多都是蜻蜓点水。有些专业没有开设的必要性。在就业方面,就业上的专业性比较广,可选择性特别多,但并不意味着工作好找,还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口碑详情: 展开

千寻Yilia(女)

湖南女子学院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优:管理严格,环境良好,安全性高。特色课程丰富,与国际一流女子大学交往密切。
缺:尖端老师少,管理模式固化死板。课程设计有待考究。学校工作效率低,维修程序慢。
专业评价:
新兴万金油类型专业,虚无缥缈的前景,全靠自己奋斗。各方面都学习,各方面都不能达到精通。学习此专业的同学,尽量确认自己的学习兴趣,专注一方面专攻学习。丰富自己,不局限于学校的知识。
口碑详情: 展开

wstina(女)

暨南大学 - 商务英语 (本科)

学校印象: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誉为“中国第一侨校”,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39.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4.5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34.6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46.1万册。学校设有18所附属医院。有各类学生50535人,在校研究生107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10人、硕士研究生821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4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2527人。在校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13512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暨南大学
英文名:Jinan University
别名:暨大,国立暨南
校训:忠、信、笃、敬
创建时间:1906
类型: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
现任校长:胡军
知名校友:李岚清,吴学谦,李光前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
主要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学院,经济学院,华文学院等
主管部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学校属性:首批211工程、985平台、111计划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510632 )
官方网站:http://www.jnu.edu.cn/
分校区位置:广州大学城、珠海、深圳
简称:暨大
学校类型:综合大学
硕士点:189
博士点:74
博士后流动站:15
相关搜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基本概况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
正在加载暨大校园
暨南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9月 合并于复旦、上海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原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任暨南大学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胡军教授任校长。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02年,暨南大学通过“211工程”“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立项,确定以中国语言文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产业经济与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生物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生殖科学与计划生育6个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暨南大学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615.4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暨南大学图书馆藏书278.53万册。暨南大学设有6所国家级三甲附属医院,即广州华侨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所专科医院即深圳眼科中心,1所直属医院即深圳华侨城医院。8家医院共有职工6140人,病床4304张。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四个校区,并正在广州筹建新的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69.5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0.4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6.2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277.9万册。学校设有13所附属医院,分别是: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深圳医院、附属珠海医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附属清远医院、附属江门中医院、附属深圳眼科中心、附属深圳华侨城医院、附属黄埔中医院、附属惠州口腔医院、附属深圳华侨医院、附属顺德妇儿医院、附属东莞医院。13家医院共有职工12125人,病床8055张。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将暨南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位于台湾南投的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亦简称暨南大学,且与大陆暨南大学同根同源,共同为中华侨教作出巨大的贡献。

南京时期(1906——1923)
1905年,时任两广总督的端方在从欧洲考察归国途经南洋时,不仅深切感受到了海外华侨的爱国深情,而且痛感举办华侨教育的刻不容缓。1906年,为了“弘教泽而系侨情”,已调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奏请朝廷,在六朝古都南京薛家巷妙相庵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暨南学堂。暨南的校名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原意是把“声威教化传播到东、南、西、北四方”,“暨”就是“及、到达”的意思,由于学堂以吸收南洋华侨子弟就读为主,故取名“暨南”,意即指把教化传到南洋。
端方对华侨学生非常重视,由于路途遥远,他甚至派遣军舰专程接侨生归国学习。1907年2月底,第一批华侨学生21人抵达南京。不久,又有第二批侨生10名抵达。此后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又有不少华侨学生前来求学。学堂最初只设立了中学部和小学部,性质类似今天的华侨补习学校。1909年,暨南学堂已有在校学生167名,1911年发展到240名。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暨南学堂停办。

上海时期(1923——1941)
暨南学堂停办以后,海外华侨和国内教育界人士都强烈要求恢复暨南学堂,却遭到袁世凯的百般阻挠,直到1917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在黄炎培的主持下,暨南学堂于1918年在原校址复学,并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时学校设有中学部和师范科(中专性质),已由补习学校的性质过渡成正式培养归侨子弟的学校了。1919年,中学部(旧部四年毕业)在三年级以上分为文科和理科。1921年夏,增设商科大学——又称国立暨南商科大学,后迁至上海,与当时的国立东南大学合办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在南京增设女子中学部,同时原与东南大学合办的上海商科大学开始在真茹独立办校。1924年,商科大学三、四年级停办,南京部分全部迁到上海真茹。学校人数升至500余人,学科类别也由五系增至八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上海真茹的国立暨南学校改组为国立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从此,暨南大学进入了一段全面发展的时期。首先,暨南大学将原有的商科大学改组为商学院,随后又陆续增设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和法学院。同时附设中学部,其中高中部设普通科、商科、师范科和农科,初中部则不分科。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很特殊的专业——外交领事专修科,在当时堪称独一无二。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颇具规模,教学楼、宿舍、实验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作为当时的华侨最高学府,学校还设置了一所专门的研究机构——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研究南洋、美洲的华侨问题,主编了《南洋研究》季刊和《南洋丛书》等。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出版《国立暨南大学学报》刊登学生的研究成果。暨南大学还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中国国家代表队输送了不少体育健将。他们中有不少人曾经代表中国参加历届远东运动会和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如足球队队员陈镇和、徐亚辉,篮球队队员蔡演雄、王南珍、尹贵仁,田径队员郝春德、傅金城(短跑)、符宝庐(撑竿跳高)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41年,上海沦陷,暨南大学迁至福建建阳,大部分侨生返回南洋。抗战胜利后,暨南大学于1946年5月迁回上海。

福建建阳时期(1941——1946)
1941年,鉴于时局日益艰险,学校未雨绸缪,着手为内迁做准备,在福建建阳童游镇设立分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暨大师生从上海出发,经长途跋涉,于1942年6月抵达建阳,遂将分校改为校本部。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回到了上海一段时间。

广州重建时期(1958——1970)
此时的暨南大学虽然仍力图继续按照侨校的特点进行办学,无奈在几经战乱之后,侨生生源锐减,因此暨南大学不得不再次停办。随后,暨南大学的院系分别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当时仍愿意归国学习的部分侨生被安置于燕京大学(后属北京大学)。
解放几年后,华侨归国学习的愿望再次高涨。1958年9月,在原广州华侨补习学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以后,暨南大学终于再度开学。然而由于其侨校的特殊性质,在文革时期第三次停办,当时学校的院系被胡乱并入了其他院校,校址则让出来给了第一军医大学。直到1978年秋,经过多方努力,尤其是在叶剑英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得以再次复校。
新暨南大学
如今的暨南大学,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特色明显。海外及港澳台学生高居全国高校之首,来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国高校海外及港澳台研究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无愧“华侨最高学府”的称号。

暨南大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朝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1906年,“暨南学堂”创始于南京;后迁沪上,1927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国立暨南大学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国立大学,培养名流无数;抗日战争起,转徙上海租界和闽北建阳;1946年复归上海;1949年8月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合并;1958年重建于广州;“文化大革命”间停办八载;1978年再复于原址;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将暨南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历史上暨南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曾有过马寅初,郑振铎、梁实秋、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周建人、夏衍、许德珩、胡愈之、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现今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80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338人,教授454人,副教授626人。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 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在新的世纪,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海内外校友将继续弘扬“爱国爱校,团结奋进”的暨南精神,树立“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施“侨
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暨南大学网_考研咨询
暨南大学考研网(以下简称暨大考研网) 由暨南在读研究生和博士生作为勤工助学项目创办,暨南考研网旨在为暨南研友提供最新、最全的复习资料以及网上交流的平台;方便非暨南考生特别是中西部考生及时获取暨南考研信息,减小地域差异引起的信息不对现象。暨南考研网为暨南在读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在自己赚取一定生活费的同时帮助外校考生。
正在加载暨南大学考研网

 
我是一名非暨南考生,作为跨校考研的学生对暨南的认知只能从互联网上得到。然而互联网上考研资料满天飞,找到有用的专业课资料如大海捞针。备考期间数学、英语等公共课需要长时间在自习教室复习,没有太多时间去准备专业课。专业课分值较高,但是考试范围限定性强(特别是理工科),找到对的资料复习会非常有效。幸亏当时有在暨南读大学的朋友帮我买专业课试卷、答案、找专业课大纲,使得我在没有花费很大精力的基础上专业课顺利过关。
进入暨南后一些打算考暨南的学弟学妹,帮助那些在暨南没有熟人的研友,同时也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在此也感谢帮我。
不要让专业课成为你考研路上的绊脚石。节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公共课(数学、英语)的准备上。
 
因此产生整理考研资料的想法。建立资料齐全完善的暨南考研一站式网站。
入学后时间充足与几名需要养活自己的同学一起搜集资料做网站,希望本站能给研友提供有效信息,节约宝贵时间,将更多时间投入在学习上。
 
暨南考研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全面的暨南考研信息,为您节省浏览大量考研网站的时间,成为您考研路上的好伙伴!暨南考研网为您提供真实、有效、全面的专业课真题、笔记、课件等资料,完善高效便捷的专业课复习解决方案。暨南考研网下设暨南大学考研论坛作为考生免费服务平台,方便考生记录考研日志,分享考研经验,促进研友交流,更有助于外地考生了解暨南。
本站部分资料为暨南学生有偿提供,因此需收取资料费用,望广大研友谅解。祝大家考试顺利!
 
 
是目前互联网上唯一的暨南大学考研门户网站,本站欢迎暨南研友以及在读校友到本站论坛板块分享考研经验及考试资料!
 
为了找专业课资料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茫茫网海中寻找一点点有价值的资料或花费很多金钱专业课辅导班然而考试一结束,辛苦劳动的成果都变成一叠废纸,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拨打  将你的知识转化为财富,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帮助和你有一样梦想的人!
专业评价:
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员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口碑详情: 展开
60 61 62 63 64 65 66
我要评价

热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