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友口碑(共14571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8-19

无邪1111(男)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大而且漂亮,愿意学习会有年轻有激情的老师教你,愿意增加生活经验会有很多社团等着你。真的不错啊,校园环境我觉得除了那些每个省的顶尖以为,比其他大学都好看的说,园林式的校园真的很棒#(小乖)就是绿化太好,蚊子太咬,我去年就是冲着环境和住宿条件来的
专业评价:
在学习上,力争努力上进,积极参加格类培训学习,锤炼业务讲提高。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为将来工作的顺畅铺平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处事原则,能与大家和睦相处,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很好的独立能力。
口碑详情: 展开

光明在前方(男)

武汉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T),简称“武理工”[1][2],学校前身溯源于1898年清朝末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分属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成立。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由国家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专业评价:
计算机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目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以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口碑详情: 展开

小马哥527(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在区域内知名度高,师资力量强,但是外省市名气不大,211评定因为交通原因没有被评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球esi排名前百分之一。
专业评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们学校算是第二专业,就业率比较高,就业水平也高,作为一个热门专业找一个工作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工作比较辛苦,加班很严重
口碑详情: 展开

hfuumtzhou(男)

合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伙食一般,但是也不差,够吃,二期主要靠食堂一期有小吃街和商家铺子伙食种类丰富些。6人间,挤,女生好像是四人,不过17级好像都是4人了,但是房间还是6人的配置,不是上床下桌差评。教学设备挺好。
专业评价:
伙食一般,但是也不差,够吃,二期主要靠食堂一期有小吃街和商家铺子伙食种类丰富些。6人间,挤,女生好像是四人,不过17级好像都是4人了,但是房间还是6人的配置,不是上床下桌差评。教学设备挺好。
口碑详情: 展开

riard(男)

广东药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专业学到的东西比较多。但是跟外面所用的技术还是跟不上。最好到外面进行学习。越早实习越好。主要是要有项目经验。多跟老师做项目。
专业评价:
专业学到的东西比较多。但是跟外面所用的技术还是跟不上。最好到外面进行学习。越早实习越好。主要是要有项目经验。多跟老师做项目。
口碑详情: 展开

用微笑敷衍(男)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二级独立学院,是由南师大和南师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合办的。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组织教学。南师大中北学院自1999年建院以来,秉承百年老校——南京师范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依托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独立组织教学,是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院的学生与南京师范大学其他院(部)的学生共享学校的图书资料、实验设施、体育场馆、学生公寓等教育教学资源。
专业评价:
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口碑详情: 展开

佳佳ling(女)

昆明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4300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60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为支撑学科,生物学、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为新兴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2015年以来,我校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7个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艺术硕士(MFA)、翻译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06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近35个函授站,有57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在全省有16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

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9个附属医院,1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067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726人,2016年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447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在学校设有“驻昆明理工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现有268名国防生在读。学校设立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

学校有教职工3884人,其中,专任教师2353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14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49人,“******”入选者(含“青年千人”)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9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29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8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8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2人,“云岭学者”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6人、后备人才47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4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3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9个,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云岭教学名师5人。

十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91项,出版论著1243,专利授权5355项;2016年科研经费规模达8.01亿元。

学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1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检验站、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88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共34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4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0门、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重点建设专业15个、云南省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教材10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37部、省级优秀教材11部、省级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有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10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共有112个项目获国家资助、10个项目获云南省资助,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6项、省级高等学校本科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项目5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项、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22项、云南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11项、云南省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立项建设项目2项;获批云南省学分制改革示范点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获批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学科是工学、管理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有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8个专业获批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图书馆藏书296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45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累计5500种,网络数据库150个,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


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长期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经国家汉办批准在瑞典设立“孔子学院”;在老挝、泰国、越南设立了国外办学点;在亚欧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要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中,作为中国高校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正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抢抓历史机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专业评价:
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
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读该专业外文书刊。
口碑详情: 展开

windvanished(男)

四川农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食堂太贵了,相比与我去的其他大学,老师不错吧,可惜我们院老师太少了。雅安校区环境不错,就是潮湿,经常下雨,宿舍容易滋生蟑螂
专业评价:
专业学太杂,但好像其他学校也是。老师教学风格不同,但还可以吧。有的课程其他学校有,但我们学校没有。院里的老师少,毕业设计选导师可能得提前沟通。当然,可能是我这一届是这样的
口碑详情: 展开

王呵呵123(女)

长江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环境挺好的,一个普通二本,硬件基础还是比好的学校差很多的,学校的人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挺好的,对了,还有很多黑人,他们的交流完全听不懂,感觉英语口语好就是很羡慕
专业评价:
这个专业本来挺好的,但是网络工程方向没有什么前途的感觉,学的太杂,没有一个中心,下一届都没这个专业了,改成现在特别火的云计算,我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口碑详情: 展开

sanjun1995(男)

广东金融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校印象:
我的学校虽然是二本,但并没有影响我求学上进的步伐,身边有很多比较拼的同学,这让我在路上迈出的步伐更大更稳。路还遥远,需要稳住自己的步伐,将来走得更远。
专业评价:
计算机专业现在属于热门专业,毕竟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所以我们的就业率很高,学校的课程安排也很合理,平时学习特别6,注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
口碑详情: 展开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