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友口碑(共8159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8-18
职业圈网友(女) 太原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环境挺好,图书馆书籍齐全,学习氛围好,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山西省范围之内也是数一数二的,还有学校里有购物街,是吃货们最好的福音,呵呵
- 专业评价:
-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上所说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有起工,液压,机电,旷工等等很多方向,当然也是师资力量最强的专业,所有学校里的精英基本都聚集在这里。
- 口碑详情:
yan_huili(女) 山西大同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大同大学是一个合并的学校,由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两个不太确定,实际上应该是原大同煤校)合并组建而成,所以合并后主要也是由师范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等组成,学机械的自然在工学院啦。除了工学院外,其余所有学院都是在新校区,校园很大,教学楼,图书馆都是新的,所以环境还不错。工学院是在新平旺矿区,(是原来的大同煤校旧址),不知道为什么工学院不搬过去,貌似院长想独立啊(扯远了。。。)工学院校园比较有年代感,教学楼,图书馆都不新,尤其是图书馆,馆藏量少不说,每次只能借一本书,简直都无语了,而且图书馆人员态度都是及其恶劣!!!工学院有一点好处就是,地处在矿区还算比较繁华的地段吧,出门就是商业街,过天桥就是同煤国际的大楼,有步行街,所以外部环境还不错。
工学院的大系应该是采矿吧,每年除了国家奖学金,还有单独的煤炭企业的奖学金,不论人数,只要上了要求分数线就会给奖学金,所以老师给分一半都会很高,这一点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近几年山西煤炭不景气,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其次是机械和材料吧,机械09级我们有四个班,材料好像也有三四个班吧。学习氛围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男生,毕业了就出来找工作,不过最近几年就业不景气,考研的人应该逐年增多吧。再来说说学校食堂,一食堂作为基本食堂环境简直不能忍,下雨天的时候还会往下漏雨,而且到我们毕业那一年,饭菜翻倍涨价,但是还很难吃,只有早餐勉强能在这里吃吧,话说食堂的各种饼还是很好吃的,成了我四年的早晚餐主食;二食堂老板非常会做生意,时常会问你能不能吃饱,要不要多来一点啊,价格公道,环境不错,后期基本都是在哪个食堂度过的。其余不表了。。。
- 专业评价:
- 最后说说最主要的问题,学校的教学水平应该说是一般吧,但基本该开的课都会开,(但好多教材都是适用于高职高专的)学校统一安排,不会让你自由选课的,包括选修课,就是这么的残酷无情。学校的师资力量断层,有一批以前本来就在这个学校的老一点的老师,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教学水平还是可以的,而且都较为认真严谨。然后中年教师就比较少,学历可能就是研究生吧,感觉不是很高。最后是青年教师,简直是误人子弟,感觉好多可能只是211毕业的研究生,更有甚者可能就是普通学校的本科生,可能现在情况稍微好点,会有985毕业的研究生来代课吧。这些人的水平大部分都不怎么样,好多内容都是现学现卖,甚至不学就卖的,上课的时候,学生不懂,老师也不懂,很多就是混日子的。
总体来说,这里就是大学的底层,基本没有大学的样子,更像是以前技校或者专科的教育,除了给了一个二本的学历以外,其余没有收获到什么。(请有些人不要堂而皇之的又要说什么这个要看看个人努力和发展,我现在说的是这个学校给学生的东西)。总之,觉得在这四年很浪费光阴,悔恨自己没有上个好大学啊,对未来的影响真是不一般的大呀,现在已经考研并且要毕业了。希望后来人能如愿以偿吧! - 口碑详情:
chengxuejian(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学校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学生以及老师付出的努力很高甚至超过很多名校,出来的学生大多踏实稳重,有很强的专业基础。
- 专业评价:
- 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从师资力量来说大多是哈工大等名校的博士,有很强的水平,依靠现有的设备然能把知识让我们真切的理解并与实践相结合。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 口碑详情:
职业圈网友(女) 常读理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专)
- 学校印象:
- 优点是学校坐落在苏州的一个县级市,服装加工是那个城市的职业,生产的服装销往全国各个地区。地理位置好。
- 专业评价:
- 常熟理工师资力量特别雄厚,博士学历、硕士学历的老师很多,极个别的是本科学历的老师。因为县级市好的大学就这一所,在当地学校小有名气,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受到当地的企业欢迎。我的很多校友都留在了当地。
- 口碑详情:
职业圈网友(男) 贵州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同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进入国家 “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2012年,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
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85至1988年,胡锦涛同志在贵州任省委书记时,十分关心贵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成为学校85级应用数学班的“名誉班员”。2011年5月,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大学,殷切希望贵州大学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6117.67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29余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02余万册。学校设有39个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6237人,研究生7202人;在校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14265人。有在职职工4024人,其中,专任教师2739人,具有博士学位717人、硕士学位1173人,教授495人、副教授115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4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1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8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学校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4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及示范点1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苗学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西部少数民族博物馆、阳明文化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和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3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32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36项,获授权专利921项,84人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普莱斯比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此外,学校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承办或协办了9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学校是浙江大学对口帮扶高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中西部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30个市(州)、县(区)人民政府以及170多家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茅台、瓮福、中铝贵州分公司、中烟贵州分公司等加强科技合作,实施贵州省“博士科技兴村”、“教授、博士进企业”、“百千万科技特派员系统工程”等行动计划。不断扩大校地、校企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推动地方发展。
面向未来,贵州大学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立足贵州、服务地方,努力建设有特色领军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 专业评价:
-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由原贵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原贵州大学农业机械系组建而成。机械工程学科主要由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3个校直单位组成。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贵州省示范性专业;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是贵州省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贵州省示范性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国际认证,下设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程机械、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信息工程六个专业方向;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设模具设计及制造、铸造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工业设计专业设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学科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及工业设计专业硕士授予点。具有211工程二期“计算机集成系统与现代制造技术”、211工程三期“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具有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贵州省机电装备研究工程中心、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学科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学院119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6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委员3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办学五十多年来,已培养了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和600多名硕士毕业生,许多已成为有关企业、行业、部门的骨干力量。目前机械工程学科在校本科生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50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 - 口碑详情:
老鼠土豆(男) 南华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南华大学凭其教学实力的增强,去年跃升为了重本。但是,它扩招的有点匪夷所思。试想一个学校前两年还是二本的,升为重本之后突然教学压力加大了那么多,教学实力可以想象得到。
- 专业评价:
- 大一时机械类按大类招生,所以分为机械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到大二下学期机械类专业要重新分专业(具体分为三个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 口碑详情:
王晓聪(男)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大学,是国家985,211工程直属高校,学校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浓厚,校园干净整洁美丽。
- 专业评价: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专业,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对未来生活和就业都有很好的帮助。
- 口碑详情:
wawadads(男) 西工大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为教育部、工信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
- 专业评价:
- 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为教育部、工信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
- 口碑详情:
大脸小贱猫(男) 华中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1] 。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 ,学校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创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以及1898年张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
华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成员,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拥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湖北省重点学科34个。在校本科生32449人,研究生22837人,博士研究生6445人、硕士研究生16392人,各类留学生1745人。 - 专业评价:
- 实力很强,机械排名全国前三吧,但是学习比较辛苦。机械学院人数较多,有500人左右,老师都比较强,有6个院士,就业比较easy,发展也会比较好。
- 口碑详情:
墨狼7(男) 湖南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 学校印象:
- 学校学习氛围挺好的,特别是图书馆;食堂我个人觉得是二食堂比较好吧;教室有空调,有wifi。专业不同,学费也不一样的
- 专业评价:
- 就业主要是制造方面,就业前景还算行吧,毕业后工资主要看公司吧,当然还有你能力(成绩)了,最难学有单片机,力学方面的。
- 口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