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友口碑(共8158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8-18

moonlight23(男)

兰州工业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刚刚升二本,感觉设施,师资都一般,在全国二本里面也算垫底了,机械还是属于热门专业在本地工作依然不好找
专业评价:
专业发展前景感觉不错,但是西北地处偏僻,工业发展还未成型,主要是国企所以感觉工作不是很好找
口碑详情: 展开

职业圈用户976710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专业评价:
口碑详情: 展开

纵横天下只为你(男)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还是挺好的,就是最近几年有点不行了,不过师资力量和科研都不错,校园环境也好,老师也好。
专业评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挺好的,就业率也不错,就是学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学的东西也难。
口碑详情: 展开

apple1022(男)

北京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实践经验重要 专业性强 课程繁重 内容难度大 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期间的相关专业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业评价:
实践经验重要 专业性强 课程繁重 内容难度大 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期间的相关专业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口碑详情: 展开

西米乐儿(女)

宝鸡文理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学校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有两个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老校区,老校区比较小,设施没有新校区完整。不过上课,购物都很方便。
专业评价:
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学校而言,并没有什么竞争力。老师上课听的人也很少。男生的话,找工作不是很难,女生很难。
口碑详情: 展开

h同学(男)

广州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广州大学生是一个综合性大学现在属于一本院校转业齐全学校环境好学习氛围一般在大学城还属于不错的
专业评价:
机械一般还可以就业不难工作需求岗位比较多但是工资并不怎么高看技术决定恭喜工资还是可以的
口碑详情: 展开

心乱如麻花(男)

潍坊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我们学校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美丽的风筝之都。这是一所二本学校,师资力量一般。但是靠自己的努力 ,考不错一所的研究生院校还是有很大机会的。热爱自己的母校,希望自己的母校越来越好。
专业评价:
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这是一个传统专业,就业率高,但是就业的满意程度很低,以为踏入这行后前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进入车间干活使许多毕业生感到困惑。
口碑详情: 展开

qq18819492163(男)

广州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坐落于环境优越的广州大学城,交通十分便捷(有三个公交站),生源一年比一年优质,学校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公司的认可!男女比例接近1:1, 帅哥美女看不尽。
专业评价:
机械专业,学校设有硕士点。
就业情况接近百分之百。
机械是传统的制造业,未来是智能制造时代。
口碑详情: 展开

igbnfddvh(女)

集美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省内有名点省外没什么人知晓,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其余应该跟其他普通高校差不多,就是集美大学啦
专业评价:
老师们都很好,但是好像最近改革专业课又缩水了,总觉得课程的安排让人没办法好好吸收知识点
口碑详情: 展开

lalagagaha(男)

华南农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校印象: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70余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63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 
人,国家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5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823人。 
专业评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 
人,国家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5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823人。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6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来自27个国家的留学生89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红满堂计划、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口碑详情: 展开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