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圈网友(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 (本科)
- 学校印象: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主体下放至肇庆地区新兴县,先后创办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现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与地方政府共建5所附属学校和3个教育实验区。设有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院(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开设3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学生10678人(其中本科生10444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54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6人(正高51人,副高145人),占教师总数的36.1%;具有硕、博士学位的476人,占教师总数的87.7%,其中,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到33.9%。全校先后有30多人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荣誉称号。有国家督学1人(第九届)、省督学顾问2人、省督学4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专家组成员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受聘其他大学硕士生导师8人。
学校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已任,以“进德修业 为人师表”为校训。坚持“民主与科学并重、人文与自然统一”的办学理念,秉承“追求真理、关注民生、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学为君子,兼善天下”,着力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 专业评价:
- 政法系的前身是1955年组建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1958年,学院在原有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培训中学政治教师的职能,成立了“两部”,即中学校长培训部(简称“一部”)和中学政治教师培训部(简称“二部”)。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0-1978年)。1978年学院复办,按照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原中学政治教师培训部(二部)改称为政治教育系。从此,马列主义教研室和政治教育系成为“同一实体,两块牌子”的部门。1996年,政治教育系更名为政治法律系(简称政法系),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社会科学部,仍为“同一实体,两块牌子”的建制。2008年2月,政法系与社会科学部分离,各自成为独立设置的教学部门。
自1978年学院复办以来,我系坚持“普高”与“成高”并举、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为我省基础教育及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1983年,我系开始招收专科起点的二年制政治教育全日制本科班。1984年,开始招收成人三年制函授政治本科班和成人二年制函授政治、历史、财会等专业专科班。1990年,我系开办普通四年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班,1993年开办普通四年制历史学专业本科班。2016年4月18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挂靠在政法系。长期以来,我系在努力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还承担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近十年来,成功举办了多层次多类别的培训班,诸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广东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广东省中学政治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广东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等,圆满完成普通高中政治、历史、地理教师职务培训项目(远程辅导)、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项目、高中新任教师培训项目、基础教育新课标研修项目、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校本科研课题研修项目等等多个培训项目,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 口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