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农业大学 |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专业简介】
专业发展历程:
2000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湖南农业大学增设“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并于2001年招收首批学生。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本专业有来自本省及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山东、内蒙、西藏等省市的2008~20011级全日制学生共263名,已毕业学生448。
人才是学科教育的关键,在专业发展中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11年来通过在职培训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的教学队伍,保证了各个层次学生培养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应用化学专业拥有一个实践教学平台—湖南农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有实验用房2880m2,仪器总台件1500台(件/套)余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万余元,能顺利开出全部理论和实验课程,圆满地完成培养计划,并能支持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展。
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大家共同努力,无论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和发展。培养了合格的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
专业办学定位与特色:
专业办学定位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为满足化学、化工及相关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本校应用化学研究的实际,我们在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定位。
培养目标定位: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理工结合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人才知识结构定位:系统地掌握现代化学知识、化学理论,化工工程基础和实验技能,具有研究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向定位:能在化工、农药、医药、食品、动、植物生产行业从事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理工结合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专业办学特色
按照准确专业定位、注重学科内涵、突出应用化学专业优势、强化其理工结合型学科背景特色的原则,我们通过自主设计专业建设方案、优化培养模式,推动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实用型应用化学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化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趋势在21世纪将会更加明显。更多的化学工作者会投身到研究生命、研究材料的队伍中去,并在化学与生物学、化学与材料的交叉领域大有作为。因此应用化学不仅是开发基本化工原料、无机材料、有机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等的基础,而且在工农业生产、海洋开发、航天航空、信息产业、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国防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10年化学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充满信心,亦倍感兴奋。化学是无限的,化学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帮助我们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化学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专业所依托学科水平:
目前,本专业从本科到硕士,具有两个培养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教育具有二个硕士点:应用化学硕士点和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应用化学硕士点于2003年申报成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3名硕士导师,1名博士导师,有在读硕士生21人。本硕士点的培养目标:为化学企事业单位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办学特色,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培养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于2010年申报成功,现有导师 8名,已于2011 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的培养目标:为化工企事业单位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实践能力,加强工程素质培养,培养高级的工程型人才。
【师资力量】
应用化学专业教师队伍
姓名 |
专业 |
职称 |
最高学历毕业学校 |
刘灿明 |
应用化学 |
教授(硕导) |
湖南师范大学 |
王辉宪 |
应用化学 |
教授(硕导) |
湖南师范大学 |
熊远福 |
应用化学 |
教授(博士、博导、硕导) |
湖南农业大学 |
张薇 |
应用化学 |
教授(硕导) |
湖南农业大学 |
周军 |
应用化学 |
副教授(在读博士) |
中南大学 |
李辉勇 |
应用化学 |
副教授(在读博士) |
中南大学 |
杨建奎 |
应用化学 |
副教授(在读博士) |
中南大学 |
姜晖霞 |
应用化学 |
副教授(硕士) |
中南大学 |
罗华云 |
应用化学 |
讲师(在读博士) |
广西师范大学 |
文志勇 |
应用化学 |
讲师(硕士) |
北京工商大学 |
罗景 |
应用化学 |
讲师(硕士) |
湖南师范大学 |
丁春霞 |
应用化学 |
讲师(在读博士) |
东华理工学院 |
李本祥 |
应用化学 |
讲师(在读博士) |
湖南农业大学 |
李霞 |
应用化学 |
讲师(硕士) |
湖南农业大学 |
王锦 |
应用化学 |
讲师(硕士) |
湖南农业大学 |
吴雄伟 |
应用化学 |
讲师(博士) |
中南大学 |
学科带头人
王辉宪教授,女,湖南张家界人,白族,致公党党员。应用化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专业负责人主持了应用化学专业“十一五”、“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指南、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主持完成了应用化学专业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
高校执教30年,先后承担过《药物设计与开发》、《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生物传感器制备及应用。共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泡聚苯乙烯的大生物降解》、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QSAR方法为基础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子的修饰创制研究》、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新型农药残留检测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创制研究》等15项。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基于示范实验室建设的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研究与实践》及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多项。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应用、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五十余篇。获得湖南省科技厅优秀论文奖、湖南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及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等。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出版《物理化学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等教材五部。
知名教授、学者
熊远福教授,男,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博士、土壤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硕士点领衔人,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政府采购评标委员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应用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学品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功能材料化学、环境监测技术。
近年来先后主讲《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研究进展》等11门本硕博课程;主持参加教研课题6项,获省、厅级教研成果奖4项。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稻作制中土壤硒的化学行为及生态分布研究”、“863”项目“纳米肥料关键技术研究”等7项国家级和湖南省计委项目“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研制与开发”、湖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作物轻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与配套化控产品研究”、“肥料控释包衣剂的创制及控释性能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野生火棘果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项目2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先后主持设计化工厂4个;在《应用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食品科学》、《中国食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7篇,出版《现代仪器分析》等著作8部。
刘灿明教授,男,湖南省株洲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理学院院长,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农林院校理科基础课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化学教学指导组成员。
近年来先后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现代研究技术》等本硕课程多门;主持了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建设。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化学》等教材5本。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教研课题6项,获省、厅级教研成果奖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与生物能源。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指导研究生获得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
【课程及教学环节】
主干课程、主要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学 分 数 |
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学期 |
||||||||||
总学时 |
讲授 |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考试 |
考查 |
||||
学 科 专 业 基 础 课 |
20418B0 |
无机化学 |
86 |
86 |
|
5 |
60 |
26 |
|
|
|
|
|
|
1 |
2 |
20419B5 |
无机化学实验 |
40 |
|
40 |
1.5 |
40 |
|
|
|
|
|
|
|
|
1 |
|
20102B2 |
分析化学 |
52 |
52 |
|
3 |
|
52 |
|
|
|
|
|
|
2 |
|
|
20103B1 |
分析化学实验 |
48 |
|
48 |
2 |
|
48 |
|
|
|
|
|
|
|
2 |
|
10016B0 |
有机化学 |
86 |
86 |
|
5 |
|
48 |
38 |
|
|
|
|
|
3 |
2 |
|
20451B1 |
有机化学实验 |
40 |
|
40 |
1.5 |
|
|
40 |
|
|
|
|
|
|
3 |
|
20420B0 |
物理化学 |
100 |
100 |
|
5.5 |
|
|
68 |
32 |
|
|
|
|
4 |
3 |
|
20421B0 |
物理化学实验 |
40 |
|
40 |
1.5 |
|
|
20 |
20 |
|
|
|
|
|
34 |
|
20545B3 |
化工原理 |
90 |
50 |
40 |
5 |
|
|
|
|
90 |
|
|
|
5 |
|
|
专 业 主 干 课 |
20449B0 |
有机合成 |
60 |
44 |
16 |
3.5 |
|
|
|
|
60 |
|
|
|
5 |
|
20634B0 |
精细化工 |
60 |
36 |
24 |
3.5 |
|
|
|
|
60 |
|
|
|
5 |
|
|
20635B0 |
天然产物化学 |
84 |
48 |
36 |
4.5 |
|
|
|
|
|
84 |
|
|
6 |
|
|
20441B1 |
仪器分析(双语) |
80 |
40 |
40 |
4.5 |
|
|
|
80 |
|
|
|
|
4 |
|
【教学条件】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条件对教学非常重要。应用化学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目前依托图一个实践教学平台——湖南农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湖南农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于1998年通过了教育厅组织的“双基”实验室评估,成为湖南省首批双基合格实验室;2003年被列入“十五”期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2009年5月,本实验室列为部省共建特色优势化学实验室;2009年10月基础化学实验室被评为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并与株洲化工集团、湖南省质检局、湖南东方锰业集团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目前实验教学中心面向我校理、工、农、医类近30个本科专业和1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涵盖了基础化学、中级化学和综合化学等层次的实验内容,实验开出率为100%。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37人,其中实验专职技术人员7人,实验课教师3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89%,高级职称占55%。
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设备1500台(件/套)化学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000 万元,除了实验和科研必需的常规仪器设施,购置了日本岛津X-射线衍射仪、美国康塔比表面分析仪、安捷伦1200型高效液相制备色谱仪、高效逆流色谱仪、ELSD33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金相显微镜、日立原子吸收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价值1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17台件。
化学实验中心现有各种规格的实验教学用房近70间,总面积2820.0 m2,近几年学校安排近150万元资金,对化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更新,实验室通风、照明设施完好,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室内整洁卫生,是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等专业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的理想场所。
【考研情况】
|
毕业生总人数 |
考研人数 |
百分比 |
2009届 |
72 |
28 |
38.9% |
2010届 |
56 |
11 |
21.2% |
2011届 |
59 |
14 |
23.7% |
平均 |
27.9% |
【奖助学金】
在校学生享受国家、省、学校及各类企业奖助学金。
【校友风采】
朱芸,女,1984年11月出生,2007届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考取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单位: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