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成立于2007年。学院自成立起,就致力于传承中医药文化,把振兴中医药为己任,大力发展中医学本科教育,开展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开辟康复医学领域,努力打造多学科并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综合学院,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中医学、康复治疗学两个本科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专业。学院所设五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专业始于2002年,2008年改招中医学专业,文理兼收,已连续五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超过100%,2011年第一志愿上线率高达186%,今年计划招生140人,实际招生207人;作为新兴学科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我们历经三年不间断申报,终于2011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这是当今医学领域最好就业的本科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中西医结合消化、肿瘤、肾病、心血管病、肝病治疗五个研究方向,学制三年,2007年开始招生,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学院现有在校生906人,其中本科生883人、硕士研究生8人、留学生15人。
2012年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经过积极努力,我院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建立滨州医学院第一个省外临床教学基地。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前三年在烟台,后两年成绩特别优秀者有机会去北京享受“211工程”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2012年8月27日 中医学专业2009级42名同学在北京西苑医院开始为期一年的大四专业课学习,2008级14名同学在该院开始为期一年的大五毕业实习。
科学研究 我院一贯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和科研带动战略。近年来,完成各级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课题项目135项,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283篇;主编专著10部,32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其中“全国优秀教师”、硕士生导师刘孟安教授主持的《中药胃肠舒片促进胃肠动力作用的机制》、《中药胃肠舒片促胃肠运动中NO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作用》,硕士生导师孙喜灵教授主持的《脾胃证候症状构成子集合的演变规律研究》、《脾胃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衍生规律与治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研究》,赵岩教授主持的《萎胃康颗粒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等七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国家级)。2011年孙喜灵教授主持的“中医学心脾证候的演变规律和数学机制研究”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孙喜灵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