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简介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类)

普通专业介绍—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简介>>

修业年限: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培养层次:专科

 

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IT行业主流岗位,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就业,采用宽专结合的方向性培养模式,形成了以软件测试方向为主,以技术支持和Web开发为辅的就业方向:

1.软件测试: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保证软件质量。软件测试方向为朝阳产业,人才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广阔,技术要求适中,是本专业重点培养方向。

2.Web开发:基于web的软件开发,网站开发为主。Web开发方向岗位分类较多,人才需求量大,涉及技术较广,属于较高端的复合型开发岗位。

3.技术支持:为IT产品提供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技术支持方向门槛较低,人才需求量大,流动频繁,就业机会多。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的三个重点方向成体系化,在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课程的同时,专业课程设置上成体系。

基础课: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VB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媒体与影视制作、Linux操作系统、动态网站设计、电子商务、管理与沟通。

1.软件测试课程体系: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黑盒测试实践、白盒测试实践、性能测试、功能自动化测试、测试管理、Web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测试、企业级软件测试实践;

2.Web开发课程体系:平面设计与网站美工、网页设计与制作、动态网站设计、Web程序设计综合应用;

3.技术支持课程体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安全。

 

培养特色>>

计算机专业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的特色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能力培养综合化:教书与育人并重,在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2.课程设置上“宽专结合”:在低年级普及各方向所需的通用专业基础知识,高年级按方向进行体系化课程讲授,使得每个方向上的课程都能够由浅入深,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培养一技之长。

3.就业方向多元化:三个培养方向在人才市场中均具备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广阔,又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难度上形成了合理的梯度,同时兼顾了学生个体兴趣上的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实训设施>>

高职学院现有多个高配置的计算机机房供学生实验和实训使用,同时还配有网络与硬件故障演示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等综合实验室,完全能够满足常规教学需要。

 

实习就业>>

高职学院和很多国内知名IT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和就业机会。根据往届毕业生的调查,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1-2年后大都能够成长为企业里的技术骨干,薪酬待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部分优秀学生能够成功进入知名IT企业发展。

  

部分优秀毕业生介绍>>

l颜婷爽,2009届毕业生。毕业后升入本校就读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工商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l胡奉平,2009届毕业生。就职于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杀毒软件测试工作。

l黄林光,2009届毕业生。就职于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从事PHP软件开发工作。

l张晓录,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全总奖学金,就职于联想公司,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l张宇,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校级奖学金,就职于华为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l刘静,2012届毕业生。就职于腾讯公司,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l张攀攀,2012届毕业生。就职于联想利泰软件有限公司,参与联想乐pad开发。

l郑煜慧、于潇蔚、黄碧晔等,2013届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l丁需需,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励志奖学金,就职于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l李岳恒,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全总奖学金,就职于北京光宇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最后更新日期:2017-06-28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专业介绍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