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绍兴文理学院 |
【所属学院】法学院
【专业建设概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度社会责任心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城乡社区基层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与公文写作等。
【师资力量】学科专任教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另有多名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专业学习要求】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和综合的公共管理专业素养,较强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终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调研、专业实习、模拟实训、管理实践参与式见习等。公共管理系建有大型综合实验室,包括行政情景模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模拟实验室、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室3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同时与绍兴市多个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创业、开展社会服务,结合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公管系的“暴风论谈”、“勇往职前”已成为校内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学生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充分锻炼。
【就业去向】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大学生村官、管理专业研究生,也可到企业、社会团体、城乡社区组织从事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12年97%;2013年93.5%;2014年90.3%。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内方兴未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有着大量社会市场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今后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有着众多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生成才个案】
个案一:彭某某,男,2012届毕业生,浙江温州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该生大学期间,学习刻苦努力,目标明确。毕业后,通过自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3年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录取。
个案二:张某某,女,2014届毕业生,甘肃庆城人,现为邯郸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务员。该生2010年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读以来,大学期间学习刻苦努力,多次获得奖学金,明确职业发展规划,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偿所愿。
个案三:郑某某,男,2015届毕业生,浙江温州人,现被华东政法大学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录取为2015级硕士研究生。该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三、大四专心准备考研,认真学习,刻苦用功,还积极带动班内其他同学一起考研,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如愿所偿,与他一起考研的同学也被华东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专业特色介绍】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管理理论与社会管理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管理技能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的应用,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本专业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各种组织管理工作。2012、2013应届64名毕业生中,考取公务员1名,事业编制5人,国有大型企业9人。2014届、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7名学生被对外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研究生院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