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绍兴文理学院 |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建设概况】小学教育专业从2003年开办以来,实现了由新办专业到绍兴市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再到浙江省重点专业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123”培养模式基本稳定。一个结构、两大抓手、“三小”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23”模式。
“一个结构”:“全程实践的教育结构”。该结构涵盖始业教育、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维度,做到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相辅、层层递进、全程实践。
“两大抓手”:一是导师制和导生制,选配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做“导生”,发挥朋辈引导的功能;为高年级学生配备“导师”,进行专业指导。二是教师技能规范化训练模式,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系统性、日常化、层进式培养训练和考核。
“三小核心”:引导师生围绕“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设计“感知参与、外围参与、边缘参与、部分参与、充分参与、深入参与”等六个环节,密切高校与小学的联系。
“四有”目标:“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有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有创新合作精神”。
2.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稳固,学风端正。本专业学生在学科竞赛、技能比武等各类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专业水平与地位迅速提升,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学生心目中的热门专业;新生录取分数线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明显;在省内外同类专业已经有较强的影响力。
3.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有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1个,微格教室6个,精品课程录播室1个,非线形编辑室1个,教师行为观察室1个,电子钢琴室3个、科学综合实验室1个、多功能计算机室2个、多媒体书画训练室2个、形体训练室1个、乐器排练室1个。
有经绍兴市教育局发文、并与相关学校共建的专业实践教育基地51个。
【主干课程】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口语、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课堂观察技术、音乐、美术等。
【师资力量】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小学教育专业拥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人,占81%,博士5人,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6人, 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的硕士比例达到100%。教授、副教授100%为本科学生上课。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师资建设成效显著。
【专业学习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实用的教师职业技能,能胜任小学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并能兼任部分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特长明显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从上述目标出发,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前两年以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为抓手,重视“三字一话”的训练;后两年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抓手,强调教育科研、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课程方案中将实践教学结构化,即组成由第一学期的一日见习→第一个暑假的幼儿园教育观察→第二个暑假的家乡教育调查→第五学期的第一次教育见习→第六学期的教育小实习→第七学期教育实习→以及实习之后的教育研习,由此构成感知性参与→外围参与→边缘参与→部分参与→充分参与→深入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
【就业去向】小学、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10年96.05%;2011年97.30%;2012年98.72%;2013年96.51%,2014年94.02%
【行业背景】
从绍兴市的情况看,由于浙江省最后一届5年制大专2010年毕业、绍兴市每年300多位老教师退休以及小学教育专业在绍兴的招生只有二、三十人的情况下,即使还有其他学校和专业方向的老师补充,但也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需要补充。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在开出语文、数学两个方向的基础上,实现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的轮换招生,满足小学教学学科逐渐专门化的趋势。
【学生成才个案】
个案一:钟某某,女,浙江杭州人,小学教育2013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她全面发展,刻苦钻研。曾荣获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综合一等奖奖学金,一次综合二等奖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干部奖”等荣誉。四年来专注于教师技能发展,多次获校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并在2012年获得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她热心于公益事业,被评为校级优秀志愿者,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和暑期义务支教,并和队友们一起,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她积极投入科研,是校级重点科研课题负责人,还是校“树人杯”辩论赛优秀辩手;她热爱体育锻炼,连续三年在校运会女子1500米项目上获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她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范生的卓越,并获得学校最高荣誉奖项——卓越奖学金。鉴于她的优异表现,2012年底被杭州市胜利小学提前录用。
个案二:戴某某,女,浙江温州人,小学教育2014届省级优秀毕业生。该生于2011年转专业进入我院小学教育专业。她苦练教学基本功,努力提升综合素养,多次获校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并于2013年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她刻苦钻研,全面发展,获综合一等奖学金一次,综合二等奖学金一次。主持校级重点科研课题一项。她曾荣获全国大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并获得校学术科研类最高奖项——明华奖学金。她坚持普通话与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她担任校广播电台主播一职,多次主持学院晚会,多次参加主持人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被校语委办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戴同学毕业后顺利考取教师编制,现为温州市瓯海区茶山一小教师。
【专业特色介绍】
本专业的特色是“全程综合导师制”:即《小学教育专业全程综合导师制实施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色。
全程是指纵向时间,从新生入学到毕业,从前二年的教学技能的规范训练到后二年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最终形成优秀的教师职业素质、特长,充分体现导师指导和学生训练的层次性、渐进性特点。综合指横向跨度,包括思想、学习、技能、特长、就业、心理。从学生始业教育开始至毕业离校,导师们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以思想开导、学习指导、特长辅导、就业引导、心理疏导“五导”为核心内容,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导师除教师外还包括“学生导师”,即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思想引导、学法辅导、生活向导、选课指导等帮助,凸显朋辈影响,和谐生生关系。“全程综合导师制”,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全程综合导师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之下发展全面,特长突出,先后在浙江省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高数竞赛、多媒体设计大赛、书画比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有300多人次获得校级以上竞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