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法学专业简介
法学(本科类)

【所属学院】法学院

【专业建设概况】法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多年来,该专业以培养融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以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架构立体式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和配合。

【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师资力量】学科专任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名,客座教授32人。

【专业学习要求】注重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说、写、思、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法学专业建有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绍兴市人民检察院等15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和2个校内实践基地——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诊所。本专业注重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观摩庭审、模拟法庭等教学形式,增强学生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法律诊所、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法律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业去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12年97.1%;2013年91.9%;2014年83.1%。

【学生成才个案】

个案一:陈某某,男,2010届毕业生,现为公安系统公务员。该生学习勤奋,在2009年全国司法资格考试中勇夺绍兴地区第一名,成为司法考试的“绍兴状元”。

个案二:王某某,女,2013届毕业生,现为检察官。在校期间注重专业学习和理论研究,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立项、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三等奖和校首届明华人才奖学金。

个案三:唐某某,男,2015届毕业生,考上浙江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该生在校期间屡次获得奖学金,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创办了“微公益”爱心公益联盟,筹集爱心资金20多万,关注农民工子弟生存状态,受到省内各大媒体数次报道。在辩论方面有特长,曾在浙江省法科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社会实践能力强,曾在浙江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获得先进团队称号。

【专业特色介绍】

1.建设两支队伍:即兼具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能够把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较好地结合起来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和客座教授队伍。聘请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绍兴市人民检察院、知名律师事务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共32人担任法学专业的客座教授,为学生开设实务类课程和讲座。

2.优化两个课堂:改革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改革第一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展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考核与综合能力的测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综合素质为导向,利用校内“堂”(课堂)、“庭”(模拟法庭)、“会”(大学生法学会),“所”(法律诊所)、“区”(社区)、“地”(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实践教学活动。

3.积极借力社会资源,完善困难学生“双助体系”,助推寒门学子成长成才。近年来客座教授先后在法学专业设立徐庆华、永大律所、国信公证、震天律所等奖助学基金,帮助贫困生经济、精神和能力全面脱贫。

4.学生的专业功底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学生司考、考研和考公务员佳绩频传。法学2012、2013年应届144名毕业生中,82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有24名学生考取公检法公务员;17名同学考取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另有75人进入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业、银行单位等从事法务工作。另本专业学生在2008、2009连续两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全国司法资格考试绍兴地区千名考生中的第一名。

最后更新日期:2017-05-24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 专业介绍 > 绍兴文理学院法学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