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伴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沐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雨露春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历了艰苦创业、专业结构调整、快速发展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成为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工程硕士培养多层次办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雏形是在1979年由当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批准更名的“镇江船舶学院”设置的电子计算机专业,1981年,计算机专业与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合并成立了“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并开始招收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经过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计算机专业在专业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各个方面日益成熟,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7月,经江苏科技大学党委研究决定,批准成立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学院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18人,学生工作和行政管理人员9人,此外,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目前学院已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以及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和物联网工程在内的5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在校各类学生165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工程硕士180余人。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服务的办学宗旨,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发展主流和社会信息技术人才要求,本着“注重基础,强化实践,面向企业,优化知识组合,综合教育与分流培养有机统一,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途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基础研究子课题、国家科技部项目子课题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和横向研发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00多万,完成专利申请53余项,发表各类论文近10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SCI/EI/ SCIE/ISTP等检索52篇。此外,学院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用爱心服务,促学生成才”的学生教育工作方针,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断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的广阔空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学院开展的各类学生活动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新华日报》、《教师报》、《中国中学生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三、学科方向:

硕士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

本科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中法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方向)、物联网工程

成人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院系设置 >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