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系简介

师资队伍:

铁道机车车辆系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31人,包括兼职教师10人和专任教师21人。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7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9人、讲师5人,助教7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本科学历11人,知识、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了信任、关怀、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团队,获2007年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称号;《铁道机车技术》课程团队获2010年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专业设置: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和“铁道车辆”创建是在原来的成人大专内燃机车专业、电力机车专业和铁道车辆专业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的。以上成人专业20多年来为铁路行业培养了5千余名机车车辆技术人员,毕业生遍布全国各铁路基层站段,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该专业是学院第一个进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也是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

(1)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模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动车组为标志的高速铁路,使铁路行业的组织结构、用人机制和人才规格要求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快速适应这一变化,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006年以来,全系教师积极学习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计,部分主干课程采用以工作页为载体的项目式教学方法。经过06级、07级、08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动态的高质量人才快速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特点1:采用2+1X(动态实践环节)的教学体制,保证按就业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以理论教学为主的2年校内教学,1年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校外教学。由于就业形式、校外实训基地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只能对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动态的组织和管理,这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必然要求。所谓1X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特点2:采用“模块化、对称、串行”教学组织形式,既贴近现场岗位培训形式,又可以保证随时根据现场用人单位需要调整教学进程。

采用模块式、对称的、串行的弹性教学组织,主要是针对专业核心课程,集中6-8周、每周16或12学时进行一个模块的教学,即符合情境教学的需要,又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灵活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同时还利于优化专业师资、实训设施等教学资源的配置。

特点3:按照“牵引动力设备”设置专业,再按车型设置专业方向,即保证了75%以上通用知识,又实现了在招生时按入学成绩自然分班,同时体现了“教学紧盯企业、专业紧盯产业”的学院特色。

目前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设置三个方向,即内燃机车方向、电力机车方向、动车组方向,在校学生近700人;铁道车辆专业设置铁道车辆和动车组两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超过500人。

实训设施:

建有CRH3 动车组模拟驾驶、车辆空调、车辆电气、内燃机车电传动、CAD机房等5个实验实训室,学院共享的有电工电子、钳工实训、发动机拆装、机电控制实训、单片机实训等多个实训室,和一个铁道机车、车辆、接触网综合演练场,与吉林机务段、车辆段,沈阳机务段、供电段、苏家屯车辆段、苏家屯机务段、通化钢铁集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招生就业:

2006年学院申办高职以来,开始在吉林省内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200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实行双证书制度以来,06级毕业生100%取得内燃机车钳工、车辆检车员、车辆钳工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2008年我系2009届毕业生已经先后与通钢集团等大型企业及国铁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共计112人,占09届毕业生的99.1%。2010届、2011届毕业生提前一年顶岗率均超过85%。

铁道机车车辆系正按照学院的总体规划,以铁路特有专业为依托、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重点,进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的全方位教学改革,为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培养合格的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设置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