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与资源系简介

发展沿革我院是全国同类学校中最早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用化学品的大量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一形势,本着教学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我校于1984年在省环保局和农林厅能源与环保办的支持下,创办生态环保专业,面向全省招收高中毕业生。在其后的几年中,先后开办了能源环保、环境污染与治理等专业。1997年成立环保学科,2003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正式成立环境与资源系。2005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被评为院级重点专业,在2007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中,为重点剖析专业,并取得了良好成绩。2008年被教育厅确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全省首家环境类特色专业。2011年该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设置至2011年,环境与资源系设置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净化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等六个专业,各类在校生一千余人。

师资队伍现有校内教师33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双肩挑教师4人。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7人(占24%),中级职称17人(59%),双师素质24人(占83%),硕士与在读博士17人(占59%)。师资队伍中,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2名;省农业职教优秀教师1名;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2名;院级专业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1名。另有17名来自环保局、监测站、环境工程公司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促进本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实训条件校内实训中心由二十多个实验、实训室及仪器室组成,总面积1800平方左右。设置有化学及化工实训中心、环境监测及分析中心、环境工程实训中心。建有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工业分析、环境监测、电化学分析、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等实验室,及多个仪器设备室。拥有GC-122型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Waters 1525/2487液相色谱仪,AA3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Varian240F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FS-920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大型分析仪器,另有污水处理及大气污染控制实验设备,总资产达五百万多万元,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处理领先地位。此外,有二十多个遍布全省的校外实训基地。

教育工作近几年中获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院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2部;先后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近二十部。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1项,院级教研课题1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二十多篇,其中3篇论文分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论文一、三等奖,4篇分获教育部教指委教改论文评比一、二等奖,1篇获省化学化工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学生管理论文获省农委组织的论文评比一等奖;获各类教学研究成果5项。

科研工作近三年来,承担省市级各类科研课题十多项,建设有“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南通市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科技服务平台”;发表科研论文七十多篇。研究成果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1篇研究论文获南通市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申请发明专利三项。

服务社会环境与资源系长期以来,重视校企合作,全方位地开展社会服务。目前已与全省三十多家单位签订有合作协议,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合作。技术服务: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环境样品的分析检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人员培训:为企业员工进行行业上岗证书的培训与考核等;互兼互聘:本系的校外兼职教师大部分来自合作企业,同时本系专业教师也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等;技术推广: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如与南通环境工程设计院联合承担了省环保厅农村小区污水处理推广项目;宣传咨询:每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协同本市环保部门人员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环 保宣传与咨询活动;联合培养: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如与海油碧路(南通)公司开展的实验室建设,定向培养班等的合作。合作项目获市“厂会协作”一等奖1项,1个校外基地被评为南通市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并获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为南通经济社会服务“双百”竞赛活动“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南通市校企合作先进个人。

学生素质近几年中先后获得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9项;学生作品获省职校生创新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生毕业论文获得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1篇,并有近十篇论文获教育部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指委毕业论文评比一、二等奖等奖项;有1名学生获省第五届“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称号,在2012年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中,我院代表江苏省参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此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得省、市表彰。近三年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社会满意度90%以上。

学生社团结合学生特点,发挥专业特色,成立了4个学生社团,既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习社、“刘瑞龙思想”研习社等理论学习社团,又有“常春藤”环保协会、“常春藤”生命家园协会等专业社团。2005年,环保协会被评为南通市优秀青少年社团,南通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07年社团社会实践活动获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2008年有两篇暑期学生调研报告获评南通市暑期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就业至2010年,环资系已有二千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大多分布于县、市级环保局、监测站、各类企业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岗位,乡镇环境管理,环保设备营销等岗位,近几年就业率接近100%。目前我省几乎每个县级环保局都有本专业的毕业生,早期的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已走上了领导岗位,为我省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育人环资系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育人品牌“常春藤”生命教育体系和“以爱为源、润泽生命”的理念,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创新的模式塑造人、以繁荣的校园文化熏陶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系风,各类活动呈现精品化、特色鲜明的态势,并被人民网、《新华日报》、团省委网站、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数十次报道,取得了育人效应、社会效应的双丰收。

发展前景根据专业发展规划,环境与资源系将逐步建成涵盖环保、分析检测、化工技术、工业安全等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在加大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的同时,将进一步重视工学结合、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并将逐步建成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社会服务并举,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具有多方面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学科。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院系设置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与资源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