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
湖南医药学院助产专业简介
助产(专科类)

 

一、专业概况

助产专业是湖南医药学院的专科办学专业之一。我校助产教育教学历程已长达90年,中专助产教育77年,大专助产教育13年。

办学定位  主要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输送能从事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  校本部实验室面积18,787m2,有医学形态中心、人体机能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护技能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等5个实践教学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00余万元。其中,医护技能实训中心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示范实训中心。有附属医院6所,临床实习医院32所。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62.1万册,电子图书37万册。其中护理学专业图书7万册。实验实践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必要的保障。

我校助产专业隶属护理系,现有专业课教师65人,包括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及主任护师9人、副教授及副主任护师23人、讲师及主管护师20人、助教13人;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及在读硕士25人;专业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

这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各方面发展势头良好。近5年来,助产专业教师主编出版了《SCI医学英文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妇产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专著、教材38部,主持全球卫生项目-加拿大大挑战项目“Using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ing to reduce maternal and infant deaths in remote areas in China”等3项,国家级课题《中国与美国中小学学校卫生管理的比较研究》1项,省市级课题23项,校级课题24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64篇,其中SCI论文10篇,核心84篇;获奖50项,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9项其中2009年“大专护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产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剖宫产、神经递质及基因多态性的关联”获怀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助产专业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研究,承担多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在拓展增厚专业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质量得到切实保障,确保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创新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有效地保障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涌现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我校四名助产专业学生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助产技能大赛”,分别获全能一等奖、全能二等奖各1,单项奖二等奖2人。学生设计的《母婴用品租赁公司》获得湖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助产专业学生毕业生近5年初次次性就业率平均为95%以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为100%,就业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及重庆等地的省市级三级医院、二级医院。

二、学制及学历

学制:三年

学历:大专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助产专门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和专门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应具有以下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并能够用于指导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

2.掌握遗传、优生优育的有关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3.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4.掌握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5.掌握正常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新生儿期的生理特点、保健原则以及护理要点。

6.掌握预防医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护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7.熟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基本规律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护理措施。

8.熟悉护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以及常用方法。

9.熟悉科研设计的基本程序及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10.熟悉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孕产妇及妇科病人的饮食原则。

(二)能力

1.具有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资料,规范地进行护理查体及书写护理病历的能力。

2.学习临床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3.掌握基础护理、妇产科专科护理的常用操作技能,具有为病人服务的基本技能。

4.具有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判断、病情观察及初步处理能力;能运用所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地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5.具有规范进行产前检查的能力,具有观察产程和规范处理正常分娩、正常产褥、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6.具有为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

7.能初步掌握重症监护技术以及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8.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充分参与并配合治疗与护理。

9.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助产事业,遵守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

2.关爱生命和患者,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和患者,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3.具备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树立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权益;具有医疗安全意识。

5.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具备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6.树立辩证批判的创新观念,具有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7.具有乐观而稳定的情绪;具有较强的进取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

8.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个人和集体卫生习惯。

五、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助产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急救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六、就业前景

我校面向全国26省市招生。2010-2014年,助产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57人,近五年初次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9%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及武陵山片区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助产人才将不断增多,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我校助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好。

最后更新日期:2017-04-05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湖南医药学院 > 湖南医药学院 专业介绍 > 湖南医药学院助产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