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一、专业介绍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材料。信息、航天、医学、生物等高新技术的很多发展依赖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进步。
曾经,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显得异常活跃,新材料诸多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产业发展机遇。相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为主承办,联合中国科学院材料相关领域的十余个国际一流研究机构(金属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的雄厚教育资源, 为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优质本科教育。培养造就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完备的工程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广阔国际视野、优秀综合素质,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报效国家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未来能够引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科技骨干和领军人才。
二、专业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的总学分要求是160.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7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6学分,社会实践4学分、科研实践8学分,毕业论文15学分,专业课39.5学分。
39.5学分的专业课中必修课为33.5学分,选修课为6学分。
(1)专业必修课程 33.5学分
包括化学类4门13.5学分和材料类6门20学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无机化学 |
40 |
2 |
2 |
有机化学I |
40 |
2 |
3 |
物理化学I,II |
80 |
4 |
4 |
基础化学实验II,III,IV |
168 |
5.5 |
5 |
材料科学基础 |
120 |
6 |
6 |
相图与相结构 |
60 |
3 |
7 |
材料分析方法 |
60 |
3 |
8 |
材料力学 |
40 |
2 |
9 |
材料性能 |
60 |
3 |
10 |
计算材料学 |
60 |
3 |
合计10门 |
|
33.5 |
(2)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
材料类选修课有18门,分别是: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分析化学及实验 |
40 |
2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 |
20 |
1 |
3 |
半导体材料 |
30 |
1.5 |
4 |
金属材料学 |
30 |
1.5 |
5 |
高分子材料 |
30 |
1.5 |
6 |
复合材料 |
30 |
1.5 |
7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30 |
1.5 |
8 |
生物材料导论 |
30 |
1.5 |
9 |
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 |
30 |
1.5 |
10 |
纳米材料 |
30 |
1.5 |
11 |
材料制备与加工 |
30 |
1.5 |
12 |
薄膜材料制备技术 |
30 |
1.5 |
13 |
能源材料 |
30 |
1.5 |
14 |
材料热力学 |
30 |
1.5 |
15 |
传感材料与器件 |
30 |
1.5 |
16 |
金属腐蚀学与防护技术 |
30 |
1.5 |
17 |
航空材料概述 |
30 |
1.5 |
18 |
机电基础(含制图学、电工学、电子学) |
40 |
2 |
合计18门 |
|
合计27.5学分 |
三、双专业学士学位要求
如果材料科学是主修, 那么材料科学专业的要求同上。如果材料科学是辅修,则学生要求学习18学分的材料科学或有关的理论课程并做必要的实验(如果有的话),其中材料科学理论课程至少9学分。(可选修课程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相图与相结构、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材料性能、计算材料学等。)
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阶段指导性教学计划(实际教学计划以每学期公布的为准)
第一学年 |
||||||||||||||||||||
秋季学期 |
春季学期 |
夏季学期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4 |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4 |
2 |
金工实习 |
2周 |
2 |
||||||||||||
线性代数I |
80 |
4 |
微积分II |
80 |
4 |
|||||||||||||||
微积分I |
80 |
4 |
线性代数II |
80 |
4 |
|
|
|
||||||||||||
普通物理I |
80 |
4 |
普通物理II |
80 |
4 |
|
|
|
||||||||||||
计算机科学导论 |
36 |
2 |
写作课 |
60 |
3 |
|
|
|
||||||||||||
大学英语I |
32 |
2 |
普通物理实验 |
40 |
1 |
|
|
|
||||||||||||
科学前沿进展系列讲座I |
18 |
1 |
科学前沿进展系列讲座II |
18 |
1 |
|
|
|
||||||||||||
人文修养专题讲座 |
30 |
1 |
大学英语II |
32 |
2 |
|
|
|
||||||||||||
体育I |
32 |
1 |
体育II |
32 |
1 |
|
|
|
||||||||||||
军事理论与军训 |
32 |
4 |
英语选修课 |
32 |
2 |
|
|
|
||||||||||||
英语选修课 |
32 |
2 |
人文选修课 |
2 |
|
|
|
|||||||||||||
人文选修课 |
1 |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
60 |
3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10 |
0.5 |
|
|
|
||||||||||||
小计:12门 |
28 |
小计:13门 |
29.5 |
小计: 1门 |
2 |
|||||||||||||||
第二学年 |
||||||||||||||||||||
秋季学期 |
春季学期 |
夏季学期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
大学英语 III |
32 |
2 |
大学英语 IV |
32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座 |
|
2 |
||||||||||||
体育 III |
32 |
1 |
体育 IV |
32 |
1 |
|||||||||||||||
科学前沿进展系列讲座III |
18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4 |
4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0 |
3 |
科学前沿进展系列讲座IV |
18 |
1 |
|
|
|
||||||||||||
形势与政策 |
10 |
0.5 |
英语选修课 |
32 |
2 |
|
|
|
||||||||||||
微积分III |
80 |
4 |
人文选修课 |
2 |
|
|
|
|||||||||||||
普通物理III |
80 |
4 |
普通物理IV |
80 |
4 |
|
|
|
||||||||||||
英语选修课 |
32 |
2 |
有机化学I |
40 |
2 |
|
|
|
||||||||||||
人文选修课 |
2 |
基础化学实验 II |
52 |
2 |
|
|
|
|||||||||||||
无机化学 |
40 |
2 |
物理化学I |
40 |
2 |
|
|
|
||||||||||||
材料力学 |
40 |
2 |
|
|
|
|||||||||||||||
普通物理实验 |
40 |
1 |
||||||||||||||||||
小计:12门 |
24.5 |
小计:10门 |
22 |
小计: 1门 |
2 |
|||||||||||||||
第三学年 |
||||||||||||||||||||
秋季学期 |
春季学期 |
夏季学期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
材料科学基础 |
60 |
3 |
材料科学基础 |
60 |
3 |
科研实践 |
3周 |
6 |
||||||||||||
计算材料学 |
60 |
3 |
材料分析方法 |
60 |
3 |
|
|
|
||||||||||||
相图与相变 |
60 |
3 |
材料物理性能 |
60 |
3 |
|
|
|
||||||||||||
物理化学II |
40 |
2 |
基础化学实验 IV |
46 |
1.5 |
|
|
|
||||||||||||
基础化学实验 III |
70 |
2 |
材料类选修课 |
3 |
|
|
|
|||||||||||||
材料类选修课 |
3 |
|||||||||||||||||||
人文类选修课 |
1 |
|||||||||||||||||||
小计:(5+x)门 |
17+ |
小计:(4+x)门 |
13.5+ |
小计:1门 |
6 |
|||||||||||||||
本学期材料类选修课可选课程* (最低要求选3学分) |
本学期材料类选修课可选课程* (最低要求选3学分)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
半导体材料 |
30 |
1.5 |
金属材料学 |
30 |
1.5 |
|
|
|
||||||||||||
复合材料 |
30 |
1.5 |
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 |
30 |
1.5 |
|
|
|
||||||||||||
生物材料导论 |
30 |
1.5 |
薄膜材料制备技术 |
30 |
1.5 |
|
|
|
||||||||||||
材料制备与加工 |
30 |
1.5 |
高分子材料 |
30 |
1.5 |
|
|
|
||||||||||||
材料热力学 |
30 |
1.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 |
30 |
1 |
|
|
|
||||||||||||
分析化学及实验 |
40 |
2 |
传感材料与器件 |
30 |
1.5 |
|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30 |
1.5 |
金属腐蚀学与防护技术 |
30 |
1.5 |
|
|
|
||||||||||||
纳米材料 |
30 |
1.5 |
航空材料概述 |
30 |
1.5 |
|
|
|
||||||||||||
能源材料 |
30 |
1.5 |
机电基础(含械制图、电工学、电子学) |
40 |
2 |
|
|
|
||||||||||||
结构化学 |
30 |
1.5 |
|
|
|
|||||||||||||||
*说明:1 材料类选修课具体开设课程视学生专业方向及选课情况决定。2. 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第二专业。 第四学年 |
||||||||||||||||||||
秋季学期 |
春季学期 |
夏季学期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
国外学习* |
|
7 |
毕业论文 |
|
15 |
|
|
|
||||||||||||
小计: |
7 |
小计 |
15 |
|
|
|
||||||||||||||
*说明:
1.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出国的学生在国外访学期间,建议选修所在学校的两门(不少于6学分)专业课及一门(不少于1学分)实验课,亦可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所获学分记入总学分,但不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学位要求课程。
2.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因特殊原因不出国的学生,建议选修4门以上材料及其它专业类选修课及1门以上人文类选修课,亦可选修第二专业所需课程。所获学分记入总学分,但不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学位要求课程。
3. 材料类选修课具体开设课程视学生专业方向及选课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