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工程学院 | 
政治与法律学院(以下简称政法学院)的前身是原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列教研室, 1989年在马列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政史科。政史科设有政治历史教育专业,并于当年招收首届专科生。
1992年,政史科改为政史系并增加了贸易经济专业(专科),至1995年共招收了四届学生。
1995年,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贸易经济专业划分出去,另外组建了新的经济系(现经济与管理学院),政史系仍保留政治历史教育专业(专科),并与社科部合署办公。
2000年6月,学校升本后,政史系更名为政治系,成功申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
2002年6月,政治系更名为政法系,并增加了一个本科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方向)和一个专科专业(公共事务管理)。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政法系成功申办了法学专业,并于2003年9月开始招收首届法学专业本科生。
2007年6月,为整合教学资源,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在政法系和学校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政法学院,下设政治学系、法学系和社会科学部。
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政法学院成功申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并于2008年9月份开始招生首届本科生。
政法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和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公共事务管理专科专业。另设比较政治研究所、湖北省小城镇研究中心政治文明研究室共2个科研机构和1个专业实验室(法学专业实验室/模拟法庭)
政法学院已建设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50人的师资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占48%;博士(11人)硕士(36人)占94%;7人次受到省高校工委和教育厅表彰,2人被评为孝感市“三八红旗手”和“十大杰出青年”,1名孝感市人大常委,1名孝南区人大代表,6名律师,3名孝感市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2名市直重要部门首席专家,另外聘知名兼职教授8人。
政法学院现已建成7门校级精品课程,数量居学校领先水平,教学管理成绩显著,95%的教师课堂教学优良率超过90%。近年来,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3人次获一等奖,2人次获二等奖;多媒体课件比赛中1人次获一等奖,1人次获二等奖。2010年《概论》课“精彩教案”获省教育厅“三精”(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评比一等奖。
政法学院科研成果丰厚,升本10年来,政法学院教师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教参15部,获批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各2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70余项,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项目8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
政法学院“三高”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风、院风、班风建设,实现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政法学院的英语、计算机过级率,学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一直处于学校领先水平。学生在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学习竞赛活动和各种大考中履创佳绩,不断刷新纪录。思政专业学生刘波获学校首个全省大学生优秀论文一等奖,法学专业王海珍连中“三元”( 以孝感市最高分442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同时被香港理工大学和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获得国家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受到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成为学校第一个考取大陆境外知名高校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法学专业徐菊“过五关斩六将”,考取中国海关公务员,实现学校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家级公务员零的突破,2011届思政专业毕业生蔡敏求以初试447分刷新了学校考研成绩的最高记录。2010届思政专业考研上线率达毕业生总数的49%,2011届刷新为77.1%;2010届法学专业“三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通过率达毕业生总数的61%,2011届“两考”( 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