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文理学院 |
文史学院整合原中文系办学力量及原政史系、教育系部分办学力量,新组建成立于2008年2月。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5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8名,(进站)博士后2人,博士(含在读)13名,师资队伍结构(职称、年龄、学缘结构等)趋于合理,教学科研梯队基本形成。学院开办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3个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新闻学、历史学、大学语文5个教研室,整合文艺鉴赏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丁玲研究所、中国常德诗墙文化研究所、常德历史文化研究所、细菌战罪行研究所等8个专题学术研究所原有力量,成立了湘西北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并建设了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城市文化研究基地)和湖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基地(湘西北文化与文艺发展研究中心)。学院目前在读全日制本科生近1000人,已培养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1000余人,函授、夜大、自考等各类成教毕业生近5000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又相继创办了历史学、新闻学等专业及教育管理、社会学、新闻学等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2001年10月,汉语言文学专业经湖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05年10月通过验收评估,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11月,该专业又在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中通过评审,批准确立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5月,该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夯实基础、注重质量的同时,学院努力提升专业办学品位,积极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内涵建设,在文艺鉴赏、古籍整理、常德地方历史文化及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研究等学科领域多有建树,体现了一定特色。继2006年8月文艺学学科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9月文艺学教学团队获准确立为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后,2011年11月,文艺学学科再次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坚持贯彻 “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 的办学理念,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1999年“升本”至今,全院教师主持或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0多项,出版各类专著70多部,编写各种教材近40种,撰写(含参编)工具书等15种,发表论文800余篇。
教研教改成果方面,刘赤符教授的“中文专业作文科学化系列训练法”获国家级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奖、“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写作教学流派的创建”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师中文专业教育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对接的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佘丹清教授的“‘知识、阅读、表达’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应雨田教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获国家级优秀奖;魏饴教授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获省级教改成果二等奖,其研究成果在省内外二十多所高校得到推广应用,其主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文艺鉴赏概论》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新编》,经教育部推荐为全国各高校广泛使用。
科研成果方面,文艺学学科注重资源整合,积极凝练自身学术特色。文艺美学研究方向以魏饴教授为带头人,以文艺鉴赏美学体系的建构为核心,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主要依托,将文艺美学研究与本科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古代文论研究方向以梁颂成教授为带头人,以“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为主要依托,立足于地方文化的研究,颇有特色,《杨嗣昌集》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这一成果带动了地方作家作品和文论的研究,龙膺、陶汝鼐等地方作家的文集也正在整理、研究、出版中。文学原理(含写作原理)研究方向以邹永常教授为带头人,以后代主义与传统文论间的联系为研究重点,立足于将传统融合于现代,把文学原理研究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开设了“文学与人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等面向全院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课题立项方面,杨万柱教授、陈致远教授主持的“日本侵华细菌战史研究”课题获准立项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7BSS007];梁颂成教授等主持的“《龙膺全集》辑校”被列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柳叶湖-太阳山文化研究、德山-善卷文化研究、屈原-武陵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被确定为常德市文化名城建设“点题研究”项目。其它立项课题还有省教育厅资助的在研教研科研项目12项, 省社科规划办、社科评审委员会和社科联科基金资助项目16项。成果获奖方面,有3项成果获国家级成果奖,5项获省级成果奖, 还有6项获丁玲文学奖。学术队伍建设成果方面,魏饴教授是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佘丹清教授是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先后有8名教师确定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3人先后担任省高校高职评委,10人担任省级以上学会的理事或理事以上职务,有5人分别获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称号,有6名教师先后获得“曾宪梓奖”,5位教师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学院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学校“六个以” 办学思想指导下,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确立了 “合格+特长”、“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特长、志趣和潜力创造条件,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融于教学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本专业工作的教学科研能力及相关能力。升本以来,我院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文娱体育活动,营造了一个团结、奋进的和谐集体。学生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近200篇,获省级以上奖励259人次,有450人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有30人被评为 “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最终就业率(含考研、自主创业等)达100%。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逐渐形成了“博雅、通达、和谐、进取”的良好传统与文化积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文史学院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与发展步伐,主动参与教育竞争,铸炼内涵,培植特色,打造品牌,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Introduction to the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 February of 2008, Th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Arts’ combined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Science and History to form The Colleg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as 62 staff members, of which 57 are teachers.Our teaching staff includes: 15 professors (2 engaged in post-doctoral studies and 11 PhD and PhD candidates).Our teaching ranks were intentionally composed with of a balance of age and experience in the area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hich will provide a competent faculty well into the future.We have 4 major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ournalism; History; and Education.In addition, we have 8 research institutes including a Literary Appreciation Institute and a Germ Warfare Crimes Research Institute.
Currently, we have 1,128 full-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our college.We have graduated over 11,000 undergraduate and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about 5,000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
In 2005, we received special recognition for having one of the bes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in Hu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set forth by the Hunan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2001.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was again recogniz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for its special achievement and then given additional support and funding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gram. We also received a Provincial level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 discipline of Literary Arts.
We are committed to strengthening our foundation and emphasizing quality, as we continue to improve our majors and sharpen our focu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areas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research of ancient books; local history, and research on germ warfare crimes committed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