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本系适应社会需求创办,培养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较好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思维、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本系的优势在于:
第一,有一套最具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二,有一支精明能干的师资队伍;
第三,有全国最大的通信与信息实训基地;
第四,有优质可靠的就业保障。
----------------------------------------------------------------------------------------
锦城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院校,它秉承了四川大学海纳百川的校训,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多个名校的师资、学科理念融合起来,同时又开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规划。电子信息工程系将学院的规划和办学理念落实到实际中,以川大电子系为依托,配置雄厚的师资队伍,量身制作出适合本系学生发展,与外面市场需求相接轨的教学计划,以培养高素质、厚理论、精技能、强实践的经世致用的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止于至善。正是如此,相信电子系的师生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锦城是一片成就梦想的沃土,电子系是实现理想的港湾。
锦城电子系的领头人——陶德元教授,是四川大学图像信息研究所创始人、名誉所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陶主任作为电子专业的老前辈,对电子系的各专业方向在宏观上有准确的定位,并制定出了具体的、具有电子系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和方案。
电子系这个大家庭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外聘教师,专职教师和学生。由于专业的性质,电子系的教学必须抓理论,重实践。一些经典的理论课程一般是聘任重点高校的有丰富经验的名师来讲授,一些实践课程,则由毕业于重点院校的优秀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来讲授。这些专职教师动手能力过硬,授课内容紧跟技术发展。外聘教师和专职教师相结合,授课质量和效果绝对超过了一些重点院校。
年轻的专职教师完全按照系上给他们制定的培养计划来工作、学习,在各方面都在不断地提高。针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计划大致包括:
(一)、理论方面,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教学相长,长期去各大高校听精品课程,以“多读书,好读书”为习惯,不断扩充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二)、实践方面,经常参加一些高质量的专业培训,并积极参与学院的或是外面企业的一些科研项目。硬件课程中,老师自制一些电路板,实验箱供学生实践、学习;软件课程中,老师对课程内外的大量程序亲自实践,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写出有自己思路的程序。通过这些,老师和学生都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教学方面,担任同一门课程的老师要集体备课,轮番试讲,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课件概念清楚,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搭配图形、动画等,力求生动形象,精益求精。并且每位老师配备有教鞭,做到在课堂上不讲一句空话,每句话都有所指,本着启发式教学方式,将重点和要点讲得细致再细致,清晰再清晰。这样的授课模式,完全被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认可,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到现在,一些课程完全达到了重点院校精品课程的水平。
(四)、辅导方面,教师跟学生一起吃住在学院,方便课余做专业上和课程上的辅导。电子系就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每位师生都是集体的一员,因此教师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爱学生,对贫困学生鼓励他们自强自信,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并且推荐他们做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对成绩薄弱的学生,循循善导,采用电话、网络、面谈等多种方式鼓励他们,给他们补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德育方面,采用系内作报告、形教课等多种方式,以老师为表率,言传身教,将学院的“三讲三心”——“讲诚信、讲礼仪、讲感恩”,“对国家人民尽忠心,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对同学同事尽爱心”落到实处。
(六)、劳动方面,利用系上的农场,带领学生集体劳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
电子系的核心——学生,是系上培养的重点。系主任通过借鉴众多名校的教学计划,提炼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的教学计划。并且根据需要,随时动态调整,力求做到质量最高,实用性最强。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学生纷纷反映,跟别的学校同学相比,他们的知识量是最丰富的,最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电子专业在国内发展较晚,而四川是全国电子行业的中心,是两弹一星的发源地,是国防建设的重点之重,也是外企在电子方面投资最多的地方。截至2011年5月中旬,我系首届07级毕业生已实现了96.2%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