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邯郸学院 |
一、办学历史
邯郸学院化学系始建于1977年,与河北师大联合招收化学专业师资大专班;1982年升格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招收化学教育专业,学制为二年。1998年9月改为三年制,并增设科学教育专业。2004年5月17日 经教育部批准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邯郸学院,化学系也于2004年首次招收化学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和邯郸地方经济建设需求,2006年增设应用化工技术专科专业;2007年增设化学制药技术专科专业和应用化学本科专业,2010年增设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科专业。
我系现有化学(本科)、应用化学(本科)、化学制药技术(专科)、应用化工技术(专科)、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科)五个专业。目前化学系在校生总数750人。其中专科生237人,本科生513人。近几年化学系毕业生每年初次就业率达88%以上,本科生考研录取占应届本科生比率在30-40%之间。
二、组织领导与化学系发展定位
1、组织领导
系主任:王建森负责化学系全面工作
党支部书记:周丽萍负责化学系党支部工作
副主任:李雅负责化学系科研、学生、成教等工作
副主任:席改卿负责化学系教学工作
2、化学系理念、系风、发展定位
化学系系训:责任奉献,求是创新
办学层次定位:办活专科,抓死本科。2015年后力争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专业有硕士研究生教育。
化学系人才培养定位: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化学应用技术人才。
科研发展定位:整合优势,构建团队;突出重点,凝练方向。
教学发展定位:由教学型逐渐发展为教学科研型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邯郸,服务社会;面向企地,突出应用。
化学系办学理念:面向应用,服务地方、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
化学系发展理念: 质量立系、人才兴系、科研强系;质量、结构、规模协调发展。
系风:勤奋、严谨、求实、进取
教风:严格、规范、创新、求精
学风:惜时、苦学、多思、求真
办学特色:校企(地)合作,依托发展;
打造品牌,创造亮点。
三、师资队伍
依据学科专业建设需求,我系始终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化学系现有专兼职教师44人,本科生513人,专科生237人,函授生51人,总生师比为18.2:1 。按照专业划分(本科):化学专业教师15人,学生230名,生师比15.3:1;应用化学专业18名教师,学生283名,生师比15.7:1。其中专职教师36人,结构如下: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36人,拥有博士5人,硕士24人,博硕占教师总数80.06%。
职称结构: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人(教授4人,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33.3%。主讲教师中100%(>90%合格)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年龄结构:46岁以上5人,占13.9%;36-45岁16人,占44.4%;35岁以下15人,占41.7%。教师平均年龄37.86岁,是一只年轻、充满朝气的队伍。
学缘结构:河北大学毕业7人,河北师范大学毕业7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3人,河北科技大学3人,北京化工大学2人。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各1人。
以“责任奉献,求是创新” 的系训引领,化学系教师在师德和教学双方面水平得到提升。在师德方面化学系教师获得的省市级荣誉有: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邯郸市优秀教师3人,邯郸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1人,邯郸市青年之星3人,邯郸市师德标兵1人,邯郸市“工会创先进,职工争优秀”模范职工1人,获得邯郸市嘉奖的有7人。获得邯郸市三等功的有5人。邯郸学院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1人,化学系教职工被邯郸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集体。
在教学方面化学系教师获得的荣誉有:邯郸学院教学名师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硬笔字单项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课件制作单项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示范课比赛一等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示范课比赛二等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示范课比赛三等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邯郸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人,五四青年节诗歌朗诵比赛三等奖1人,邯郸学院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1人,邯郸学院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1人,邯郸市新青年突击手1人,邯郸学院成人教育优秀教师1人,邯郸市师资培训优秀辅导教师1人。
四、近三年教学与科研情况
化学系重视课程建设,目前我系有省级精品课一门(分析化学),校级精品课四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两门(仪器分析、中级无机化学),5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校级优质课件。应用化学学科2010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2007-2012年系科研课题共立项47项:其中河北省科学技术支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项目8项,院级、博硕基金项目22项,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4项。结项课题19项:其中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7项,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令计划5项。结项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及邯郸市“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发表论文共计80余篇,其中SCI收录28篇,核心期刊40篇。
五、实验室情况
化学化工实验中心,面积3630平方米。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制剂、化工实训、化工制图等实验室,另有发光材料、药物制备、天然产物提取、高分子助剂,计算机模拟等研究室。共有教学科研设备1708台件,总值841.35万元,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测定仪、气相色谱仪、综合热分析系统、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等大型仪器,拥有化工管路拆装实训系统、药物合成提纯实训平台以及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装置等化工实训和化工原理设备,承担化学系、生物系各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为教师科研和邯郸化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六、对外服务地方经济
1、发展定位
化学系秉承立足邯郸,服务全省,辐射中原的思路,将充分调研地方企业现有化学化工技术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对化学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化学学科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的化学化工学科体系和专业,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结构合理、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化学、化工高素质人才。
2、对外服务地方经济
不断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实力,积极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地方企业的紧密联系,利用高校科研人才和科研设备的优势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真正使化学系成为地方经济、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服务、科技开发的研发基地,进一步凝练方向,打造团队,使之成为我市化学、化工研究的科研高地,同时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使企业成为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基地。
(1)与企业联系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在“面向应用,服务地方、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化学系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化学系不断扩大开放渠道,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近年来,化学系先后把龙港化工(邱县)、冀南化工(魏县)、众鑫煤化工(峰峰)、彭楠化工、冀中能源、邯郸裕泰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安霖制药有限公司、河北东之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邯郸市标准计量局、邯郸市环保局、邯郸市农残检测站等事业单位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进行积极广泛合作,为学生毕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2011年我系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53份、综合设计实验报告49份、科技创新论文25篇、课程设计63篇。
(2)与企业共建“邯郸市有机小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我系与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共建 “邯郸市有机小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在7月份已经通过了市科技局的验收。在此基础上,积极谋划省级课题的申报以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3)与企业共同开展研发项目
李宏宇博士与邯郸开发区立业化工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系列新型医药中间体开发研究与产业化”(邯郸学院博硕基金项目2010031),利用自身在药物中间体合成方面的科研优势,借助协作企业已有的生产平台和市场基础,以开发高附加值巴豆酸系列衍生物并直接产业化为目的,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完善该系列产品的品种,逐步建立巴豆酸系列衍生物生产基地,为新药开发领域提供原料储备和基础研究数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由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学术带头人徐汉虹教授提议,化学系负责研发的高毒农药替代产品有机磷新产品,在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中试,目前正式投产。
自2009年底化学系与河北东之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交流,先后就叶黄素晶体提取、辣椒红色素色素保色、姜黄色素提取、辣椒提取残渣回收利用等一列技术课题展开交流探讨,尤其就辣椒红色素褪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最终确定以《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为题进行具体研究,此项目在2011年被河北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立项。
邯郸学院化学系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