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目前教学、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学院之一。现有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理论物理、物理电子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方向)五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授权点;有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与材料研究所、天体物理研究所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4个科研机构;有《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775人、研究生42人;有教职工75人(其中外聘院士2人,专任教师46人,实验人员17人,行政人员10人)。有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6人,有高级实验师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在读博士2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一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3人。

学院在基础理论及应用领域的研究均取得突出成果。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天体物理)、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凝聚态物理),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天文观测与技术),市级重点学科2个(凝聚态物理和天体物理),广东省基础物理实验示范中心1个(大学物理实验室),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文观测与技术)。自2003年以来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及“863计划”各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4项,获发明专利8项,并获得过省部级科研奖项12项,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2篇,其中124篇被SCI收录,被他人引证400多次。樊军辉、解文方、郭康贤等专家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和广东省表彰。

学院2001年成立广州大学电子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以及省市级物理实验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制作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2004年成立学院以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13项。学生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国外核心刊物1篇(收录SCI检索),国家级2篇,省(部)级23篇。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职朋校友圈 > 广州大学 > 广州大学 院系设置 >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